摘 要:课堂放开了,气氛活跃了,课堂纪律却乱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质量没法得到保证。教学需要纪律的维持,需要良好课堂秩序的建设。课堂纪律作为保证师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课堂环境的支持,是永恒的。新型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纪律就像彩线串珍珠,一线是纪律规范,珍珠就是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课堂 气氛 活跃 纪律 效率
有这么一堂语文公开课,学生不用举手就可以发言,活动形式多样,个体探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小组竞赛、朗读比赛、辩论会、学生自由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闹非凡。
课后,有的听课老师大加赞赏,认为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合作、探究,营造了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但也有一些听课老师持相反意见,认为这节课流于形式,课堂气氛过于吵闹。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氛围看似很好,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节课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
是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注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可是,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会乱插嘴,有的学生会在课上窃窃私语,甚至有的会在课堂讨论时争论不休,更有甚者故意捣乱,让教者难以驾驭课堂。因而,如何把握课堂气氛和课堂纪律之间的关系成为诸多教师困扰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节课就好比一条珍珠项链,课堂纪律的规范是线,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是珍珠。
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一己管锥之见。
一,教师在课堂上调节气氛要幽默有度
某老师在上《一朵一朵的阳光》这节课时,以“让学生赞美自己”导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了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在一位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老师反问学生:“这都不会?将来怎么哄女孩子呢?”此话一出,满座哄堂大笑,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这位学生却满脸通红、尴尬万分、不知所以,有些学生则互相对视、神色暧昧,还有些学生互相窃窃私语。这样的玩笑话既不符合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又忽视了课堂纪律,更是偏离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的幽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应是教师睿智的体现。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得开、收得拢
还有一位老师在学生自读文章前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开始自读几分钟后,这位老师忽然想起了没有问“为什么”,就打断学生的阅读,说:“我还要补充问,‘为什么呢?’”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位老师故意把“呢”读成了“nēi”,发音既嗲又怪,而且一连说了好几遍。课堂气氛顿时由原来的安静变得“活跃”起来,调皮的学生在下面竞相悄声模仿。这样的幽默可以说是油滑有余,放开了很难收得拢,学生也会跟着油滑起来。适度的幽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是当幽默变成油滑就会破坏课堂纪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思维,发挥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就是说,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课要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是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课堂纪律却乱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质量没法得到保证。有些老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次获奖,但是教学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可见,无论是过去的课堂,还是
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教学都需要纪律的维持,都需要良好课堂秩序的建设。课堂纪律作为保证师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课堂环境的支持,是永恒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课堂纪律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需要构建更符合新改理念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容纳学生个性的新型课堂纪律。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要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首先,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课堂规范相辅相成。
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坐端正”、“勤举手”作为判断学生遵守纪律的标准,我们更应注重课堂纪律的实质,把课堂规范和学生个性发挥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看学生是否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有时他们会因为弄清一个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只要是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规范的,这时的学生实质上是遵守纪律的。
课堂纪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组织和控制的手段,它必然具有规范性。但我们追求的规范不是外在形式的表现:安静≠投入,正襟危坐≠守纪律。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羁绊,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其次,学生的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和谐统一。
我们常会听到家长或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其他同学的事和你没关系,管好自己就行了。”“你再不认真老师就不管你了,反正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长期这样的引导,使学生错误地把遵守纪律等同于个人的事,所以课堂上会屡屡出现随意插嘴、过度活动等扰乱行为,甚至是有的同学为了使自己成为注意中心而表现出恶作剧行为。
所以,每个人在课堂中都要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遵守集体的要求,不影响集体的活动,并能从其他同学有创见的活动中获得启发。根据集体纪律的规则,我们要求学生上课时要表现自己,找准适当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要尊重他人,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小组活动时,要展示自己,也要小组中每位同学的集体参与,展示集体的成果。
三、学生自律与教师他律的有机统一
现代意义上的纪律告诉我们,课堂纪律应该是师生之间经过磋商共同构建的第二秩序,一旦师生互动或学生互动的规则建立并常规化、习惯化后,纪律将成为全体学生自觉遵守的规则,成为学生主动用来控制自己的准则。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首先要构建“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课堂纪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学习规则,如同学发言时我们怎么做,怎样让讨论、争辩更规范有效等内容,让学生参与纪律的执行、组织和检查,持之以恒,用心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改进。
课堂纪律首先是指通过施加外力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纪律实施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指导系统,使他们能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负责,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所以,课堂纪律表现为“他律性”,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指导和监督、对他们某些行为的控制。
综上所述,课堂确实需要活跃的气氛,但课堂纪律不可忽视。教师要积极调动课堂气氛,也要善于调控课堂纪律,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纪律,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或安静,而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由。新型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纪律就像一线串珠,一线是纪律规范,珍珠就是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笔者衷心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却忽视了课堂纪律、降低了课堂效率,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教育的本来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