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误区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的脚步声中,既能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能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能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度过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又能合理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少一些作秀的成分,以达到初中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的做法就是:
一结合三维目标,创设情感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和理性知识的升华。此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只有对学生认识活动进行指导,对学生情感活动进行激发,才能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有机的统一。这些研究都为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法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没有任何成功的体验,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只懂得一些生硬的概念、原理,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则无从谈起。但如果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设计的教学步骤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就会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那么就很容易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如我在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本节内容从知识目标上需要学生掌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知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在能力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求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所以从这个三维目标出发,在讲到台湾问题时,课件中播放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轻柔哀伤的音乐节奏中,学生的情绪迅速受到感染,课堂也成了情感场,师生开始共同讨论两岸为什么会有这个愁?如何来解决这个愁?学生发言非常热烈,从古谈到今,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台湾作为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是一定要回到祖国怀抱的,针对当前台独活动的日益猖獗,同学们更是群情激昂,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设想,虽然有些设想过于偏激,与国家争取在和平的前提下解决台湾问题有出入,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但学生的认知活动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现代教学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而要能提出问题,首先要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前可以安排“三分钟时政播报”、“社会热点与教材透视”等话题,在每节课之前请一位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对我们身边的某种行为或现象进行评议,或讲一个故事,然后由老师和学生进行评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关心时事、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中还可以提出很多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专题内容,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恐怖主义的危害(再谈“9?11”事件),陈水扁的“法理台独”言论,上海腐败贪污案与依法治国,
西部大开发与共同富裕等等,以主题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要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鼓励学生质疑,让他们在预习中质疑,进一步探索问题;在讨论中质疑,共同探讨问题的结论;在老师讲课中质疑,通过双向交流解决问题;在练习中质疑,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率。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积极引导,或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盲点,由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质疑。如在教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时,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学生对此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共富”的理解也不透彻,是否等同于“同步”和“同等”富裕呢?这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现在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行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样不是与共富相悖吗?”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现阶段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同时还有如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也是参与分配,并提倡奉献精神。”并继续提出共富是一个过程,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后富的人,最后实现共富。通过这样的问题提出并引导,学生就会引起一连串的思考,从而将问题的理解引入深入。
再次,要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在每课时的教学内容中,必然会有不同的疑难点存在,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观点和理论比较多,如果仅就理论的东西理论地谈,势必对初中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处理教材,把理论化的内容以比较通俗易懂的形式讲给学生,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如讲“看不见的手”一节内容中,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学生虽然能够理解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着各种资源的流动,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但仍很难理解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针对市场经济这个理论性很强的概念,我引出了相关材料加以继续说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彩电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像长虹、康佳这样的彩电巨头应运而生,彩电大厂达数十家,到了1997年,彩电各企业为争得一席之地,不断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从而引来了彩电价格战,29英寸彩电从过去的近万元下降到现在的二千元左右。2000年,各大彩电企业的老总,召开了一次彩电峰会,其目的是要求到会的厂家,减少彩电生产。然后与课本中的果农材料结合起来问:中国的彩电也好,红果也好,为什么从狂潮到降价又减产?通过学生讨论分析,逐渐理解其实价格的涨跌就是一条市场经济规律在影响着,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人们的行动,也逐渐使学生感受到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在一些缺点,如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哄而下”或“一哄而上”的现象,这就需要有另一只手来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为下一节教材内容打下伏笔。
三合理利用资源,创设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把资源分为五类:(1)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材、媒体等,从教师手中解放出来,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共享;(2)将指导和组织教学的教师与教师所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3)将学习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问题情境和任凭性的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4)将相对于个体学习的学生群体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5)特别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征方式的多样性,因此由电子网络信息提供的包括符号、图像、声音、场景等多维的、动态的、交互性的学习资源受到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所以我们确实应该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但是我们主张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技术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再者,根据建构主义所提出的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多媒体资源外,教师本人及他的指导和帮助,教科书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教学的相关资源,作为教师既要利用好日渐发达的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好处的现代教学手段,又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教材、粉笔黑板、教师的引导讲解,即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仍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鲜活、互动、多样、探究的有效状态,我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才是有效性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也才能走出新课改的误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出彩、出成绩。
总之,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