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落日的幻觉》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眼中美丽的落日其实是一种幻觉,启发了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设计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
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2、落日现象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的变化,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3、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的目标应通过语言文字来达到,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
语文学习搞纯粹的科学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个别字的正确读音;2、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用“现象到本质”的方法思考问题;4、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研读课文主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基本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
课型: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课正音。
二、导入。
第一张幻灯片——喜欢看落日的小王子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过了一会儿,小王子又说:
“你知道……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
大家看过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吗?
没有!
故事中的小王子住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那个星球小得走几十步就能逛完了,所以在那个小小的星球上,小王子只要挪挪椅子就能在一天里看好几次日落。有一天他看了四十三次日落,他说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在小王子的眼里日落是忧伤的。那么日落在你们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大家各抒己见。
三、文本解读。
1、(可是)我们古人觉得日落不如日出壮观美丽。
他们是这样形容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放第二张幻灯片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薄,迫近、靠近。
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这句话表达了古人怎样的感情?(让学生自己体会。)
忧伤、衰败、没落、悲伤、具有死亡气息等皆可。
2、有一个诗人写这样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放第三张幻灯片
语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这句话中包含了无限叹惋之情。
3、古人是这样看待日落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落日的幻觉》的作者黄天祥又是怎样看待落日的?
放第四张幻灯片
作者觉得落日的景象如何?请自由阅读,找出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五方面描绘落日景象的?
明确:第二段中的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作者眼中的日落)。
景象一:太阳好像变大了。
景象二:颜色深黄,殷红。
景象三: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景象四: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景象五: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欣赏这五幅图景。
放幻灯片五、六、七张
4、我们欣赏了这些绚丽多姿的落日,可是作者在第三段中说道:“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啊?
明确:我们刚才看到的落日景象不真实的,只是幻觉。
那些落日景象就成了落日的幻觉了。
放第八张幻灯片
下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这些幻觉产生的原因(4—7段中),找到信息,完成158页的表格。颜色深黄,殷红——信息在第四段: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信息在第五段: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信息在第五段: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信息在第六段: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信息在第七段:未说明原因,各种食品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
通过填写这个表格,我们已经训练了从文中找到信息的能力了,已经把课文解读了一遍,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结构。全文可分成两个部分(放第九张幻灯片):
第一部分(1—3):从日常生活写起,引用古诗文,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4—7):全文的重点,闸述了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问:这是一篇说明文,考考你们,这篇文章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问:那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事物吗?明确:不是。
那是什么?明确:科学道理,事件的道理。
明确:以事件的道理作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叫做——事理说明文
5、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大家思考一下整篇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放第十张幻灯片
明确:从描写落日的幻觉(事物的现象)到说明落日幻觉形成的原因(事物本质)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这是一种逻辑顺序,和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一样是说明的一大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方式是科学的。
6、思考方式。牛顿就是从下落的苹果中启悟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希望学生运用这个思考方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7、体味语言。
8、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放第十三、十四张幻灯片
(1)①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明确:第一句用的是双重否定句,强调每个观察日出的人都会赞叹;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这种强调的意味。
(2)①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②我们的古人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明确:第一句是反问句,强调古人也有这种情况,语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观的说明,没有强调意味。齐读文章第二段,体会一下日落的描写。大家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落日,练练笔,描写一下。下面欣赏一下落日的美景(放第十五张幻灯片)。
四、课堂回眸。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很少有人用心观察过这样的自然现象。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发现有时眼见的也不一定真实,并且还发现,要是没有被幻觉所迷惑,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暗淡无光;但求真却是人类的追求。是沉迷于绚丽的幻觉,还是追求平淡的真实?这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五、实践活动。
文章的末段说“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可是文章并没有像前几段那样进行科学的解释。你能否借助合适的手段给出合理的解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