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化学科学发展的历程看,化学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不断的探究中获得和发展的;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说,主动探究环境可以说是儿童的天性。如果认定
化学教育必须遵循化学科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规律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现今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回归科学和儿童本性的教育追求。在
中学化学教育中,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形式上的、走了样的探究性学习,其现实途径之一就是用“闲适”提升探究性教与学的品质。
二、何谓闲适
闲适即清闲安逸。人处在闲适的心境中,意味着身心的愉悦和舒畅、心灵的舒展和爽朗,没有疲惫与压抑的感觉,而是精神上的放松与舒适。
肖川先生在其小品文《闲适》中深情地写道:“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这里的“顿悟”、“生发”、“创意”与“情趣”,不正是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吗?疲于应付的局面是不可能带给师生以闲适心境的,倒极有可能使师生整日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之中。在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并大力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化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高扬闲适、充满闲适,这有利于师生都能感受到化学科学良好的、积极的存在状态。其巨大作用在于:
对学生来说:①提升学习生活的质量,因为学生有闲适的需要;②积极地投入和参与,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而非疲于应付、无精打采;③深化对化学科学的体认,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自信、满足中形成内在发展的动力,使心灵丰富、视界敞亮;④培养学生选择、决断的能力,独立思考,敢于质疑;⑤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给他的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会;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要,使每个人个性明显、人格强健;⑦体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合作、交流的重要作用,领略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探究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对教师来讲:①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和精力来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②改变刻板单调的教学方式,获得充分施展教学风格的一片蓝天,使教学激情永驻;③明确化学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宽容和尊重。
三、用闲适提升探究的品质
从以上不甚成熟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在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中师生保持一份闲适心境的重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不能讲空洞的理论,因为闲适心境的生发需要一定的环境。
那么,如何用闲适来提升探究的品质呢?笔者认为:
1、让学生以游戏的精神去探究、理解和把握世界。游戏是儿童与世界打交道的最佳方式,而负担过重、方式死板有可能扭曲甚至剥夺儿童以游戏的精神体验自然世界之规律。因此,应着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学生的学习以自主权和足够的时间、空间,在学习的内容、方式和结果上,不拘泥于呆滞的形式,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合理的评价以及各种支持,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能取得成功的愉悦。
2、营造宽松的校园氛围。“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就必须努力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禁绝强制的纪律和苛严的规训。”因为人的闲适需要自主、宽松的空间。
3、创建积极有趣的课堂环境,放弃那种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内容丰富而有趣,具有灵活多样的探究方式。要尽可能摒弃那些脱离生活、远离实际的理想化的规律,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增进学生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亲和与交融。
4、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让教师成为创造性的思考者。现实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既定课程和学校政策的限制,使教师没法成为创造性的思考者,倒像是按部就班的机器人。只有改变这些,教师才能得以从疲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有充沛的精力、闲适而又爽朗的心境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闲适本质上就含有自主、自由,但自主、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毫无约束或无视个人在闲适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
四、结束语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中,让我们高扬闲适的价值,反复吟唱闲适的礼赞,让学生在闲适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学习他力所能及的东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体认周围的世界;让教师用闲适的心境去发挥他的才华,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开始啊!
参考文献
1、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美]dalescottridley,andbillwalther.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