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文化传递;翻译;直译;意译;释义;加注
论文摘要:由于不同语言是不同文化的栽体,所以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必须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注重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传递。本文认为要真正实现这一点,翻译中必须做到直译意译和释义加注相结合。
世界上的每种语言都是各自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前者注重结构形式,往往利用紧凑的结构来体现思维的逻辑性;而后者强调的是观点,用合理地调整语序来整体地反映思维的逻辑性),他们之间的翻译不仅是英汉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传递。由此可见,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
众所周知,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而不是追求形式的对应。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经说过:“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所以,当我们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除了按照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还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兼顾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在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尽量弥补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原语信息的丢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为:翻译界通用的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同时加注释义。
一、直译是商务英语翻译甚至是任何翻译必要的首选的方法
直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以该直译的要直译,这样才能忠实传达原语的思想,反映原语的表达方式甚至作品的风格,传递原语言的文化信息。当然,直译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
事实上,许多英语词汇经过直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中了,例如:so,wrae“软件”,sofa“沙发”,darkhorse“黑马”,等等。同样,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直译成英语,例如:丢脸“toloseone’sface”o中国人有句常用的问候语“吃了吗?”,在女作家韩素音的作品中就直译成“haveyoueaten?”。有人主张译成goodmorning之类问候话语,以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可是这样一来,中国的文化信息缺失了,而中国的国情在goodmorning这句常见英语问候语中也荡然无存了。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如实翻译,即直译。
二、意译也是商务英语翻译时必不可少的
正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而两种不同的文化必然存在对事物的认识、颜色、数字等各方面的差异,这时如果不顾这些文化差异而采用直译的话就不合适了。这就是所谓的“硬译”或“死译”,译文必定会估屈聱牙,文理不通,读者不知所云。
例如影片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shost”原意是“幽灵”,而本片讲述的是一对恩爱恋人的生死恋,如果直译为”幽灵”,不仅没有译出原片的内涵,还会令观众误以为是一部恐怖片;译为<人鬼情未了》的话,不仅很好体现出影片所要表现的生生世世至死不渝的恋情,且译名中的“鬼”字恰好与ghost相同,堪称完美的翻译。
再如,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若将其直译成fourasian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在中国人心中,argaon(龙)是吉祥权威的神物,是一种图腾: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腾飞的巨龙,连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称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gaon更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撤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greatdragon。另外,dm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不可同日而语。笔者以为,如果意译成fourasinatigers,倒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而tiger一词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englishdictionaryadditionsseriesⅱ)中的释义:anicknameforanyoneofthemoresuccessfulsmallereconomiesof?east?asia,esp.thoseofhongkong,singapoer,taiwan,nadsouth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
三、对翻译进行释义、给翻译加注不失为两种商务英语适用的翻译方法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上,我们不能局限于原作的形式,一定要在忠实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注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从
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加注和释义不失为两种适用的翻译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要把原文的文化内涵移植到译文中,就适宜采用释义。释义不拘泥于原文字面表层结构,而是由表及里,挖掘原文深层的文化特征.用译文进行解释.将原文中对于原文读者不言自明的隐含的文化内容传递给译文读者。
例如英语ashappyasacow若译成“快乐如母牛”,显然中国读者无法接受,只能通过释义译成“快乐的像只百灵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商标为“7一up’,的饮料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七”对英语国家人来说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他们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投掷中也以“七”为胜利。所以“7一up’’译成“七喜”,既保留了原文化信息又挖掘出了原文深层的文化特征。
再如,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nag,由于文化的差异,英语国家读者看到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酿酒高手“杜康”,也不会把dukang与“好酒”联系起来。这样“杜康”的文化信息也在无形中缺失了。这时,我们不妨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来,文化信息的传递就到位多了。
有时候,在商务英语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缺失,就需要用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即加注。例如,体育用品商标nike在英语中代表胜利吉祥,我们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是较好的翻译。可是,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是不甚了解的:nike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这时候采用加注加以说明,这样中英两种文化也达到了契合。
总之,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我们应该竭力摆脱僵硬的模式并且严格坚持翻译准则,设法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谨慎,避免主观性、无根据的断言或任意的组合,尤其要特别注意文化的差异,在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之后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汉语中得以再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