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整合、思维的深化、能力的升华、个性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效果;历史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指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整合、思维的深化、能力的升华、个性的发展。笔者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的教学中使用了情境教学法。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因地制宜重新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提升,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导入得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在开始上课之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播放清末民初的经典老歌《天涯歌女》,同时不断播放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老照片,指导学生观察照片:三轮车、马车、电车等。微妙的音乐,直观形象的图片,仿佛将学生带到了清末民初的十里洋场上海滩,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与历史发生碰撞,唤起内心的求知欲望: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二、情境导学
本环节,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虚拟情境
本课教材内容少而单薄,内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若平铺直叙依次讲解,显得呆板无趣,可能会造成课堂中容量偏少、氛围沉闷、内容生涩的现象。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之后,将内容进行了加工与重组,创设清末民初一个虚拟家庭情境,将课本内容完整地串了起来。
第一块是一对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母子的家庭对话:
小明:妈妈,外公来电报啦!
小明妈(看完电报):外公过几天要来上海看望咱们啦!
小明:从昆明到上海那么远的路,那得花多少时间呀?
小明妈:现在交通便利,外公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通过对话,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当时新的交通、通信工具。
第二块是家庭生活片段。通过看电影、拍照片、看报纸等组织引导学生感受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通过送小明上学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当时教育制度的改革;通过外公南京之行,感受民主。
第三块则是外公的困惑。通过小明家父母的地位和一则征婚广告,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当时妇女地位的提高和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
通过一个家庭、一户普通人家的平常生活来演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由个性到共性,由个别到一般的方式,容易让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增色不少。它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近代,让他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知识的整合。
2.创设矛盾情境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人们“生活中的变化”和“头脑中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大量素材,以感受为主,教学任务比较轻松,但缺乏深度。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创设矛盾情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感受新的交通工具后,笔者补充材料:近代史上最早的吴淞铁路系由英国怡和洋行于1876年以修建“马路”之名兴建。1877年10月,吴淞铁路由中方赎回,清政府随即下令拆除。上海、苏州等地的145名华商联名上书,请求让吴淞铁路继续营运。12月18日,路轨全部拆卸。就在吴淞铁路被拆不久,开平矿务局为解决煤炭运输问题,在洋务派大臣的鼎力支持下,开始兴建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1881年,官督商办的唐胥铁路修成。
在此组织学生思考:英国洋行为什么要在中国修建铁路?清政府为什么要拆除吴淞铁路而又兴建唐胥铁路?华商为什么要联名上书,请求让铁路继续营运?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轮船、火车、电报、电话等交通、通信工具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的传入,一方面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并进一步促进了经济
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创设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历史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情感体验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组织学生学习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时,笔者补充了电话的发展简史,告诉学生,当时的电话根据英文的译音,称为“德律风”,引导学生查找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生活用品的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查找有西方风格的宁波建筑,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变化就在宁波,宁波的变化就在身边,如此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知识去了解认识历史,同时又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
4.创设表演体验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表演体验情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情感体验。通过设计表演体验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这时,教材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的同学,教材中的情节不再是书本的文字,而是一副跃然纸上的生活画卷,这些生动灵活的表演使学生们主动地进入到情境中,产生内心的共鸣。
教材中提及“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对地位高的人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用‘先生’‘女士’等表示平等的称呼。”但当时的“民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丰富的感性资料帮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变化。而仅靠教材中的一句话显然太狭隘了,我们还需要更多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笔者补充了小明外公南京见闻的历史短剧:《体验民主》。
1912年1月的一天,一位扬州盐商想到南京总统府看看孙中山这位“平民大总统”是啥模样,被孙中山卫士拦在门口不能进去,孙中山知道后,特地放下手中工作接见了他。扬州盐商一见孙中山便跪下来行起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孙中山忙扶起他,说:“都民国了,这一切不实行了。”在得知扬州盐商来意后,孙中山哈哈大笑说:“你看我不跟大家一样吗,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百姓服务的。”扬州盐商问:“若是离职以后呢?”孙中山答道:“那不就跟你一样,也是老百姓啊。”扬州盐商离开总统府后,十分感慨,逢人便说:“今天,我总算看到什么是民主了。”通过历史短剧引导学生感受“民主”,如:见总统不下跪,总统可以和平民握手;与总统谈话还可以坐下;总统是人民公仆,总统任职不是终身制;总统离职后与百姓一样,等等。笔者巧妙地把史料设计进家庭情境剧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和亲历了“民主”,让“民主”走出了象牙塔,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化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利于知识的内化。
三、情境反思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发展的。教师要善于创设特定的情景,因势利导,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在本节课的结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1)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为什么到了近代许多发明却都是由西方传入的呢?(2)通过对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的学习,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3)你如何看待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智能水平,创设适合教学的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情理交融之中掌握知识、领悟道理,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促进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成刚.
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