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音乐教育心理学属心理范畴,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音乐在实施美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功能,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对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也不例外,现代教育尤其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等多种学科的支持。其中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们所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就需要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音乐教育同样需要遵循心理原理,根据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过程,结合音乐学科结构的心理特征,将音乐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下面,我就谈一下对音乐教学与学生审美心理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
学生美感的产生和发展是审美对象引起的,而且还要受到学生主体心理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有认识过程参与,审美的认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例如:当我在教唱《月之故乡》时,歌词中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这里的月亮仅仅把它看作一个能围绕地球转的卫星,这是人的一般认识过程,还不是审美过程。当我们把月亮、故乡、亲人联系在一起,产生思念故乡、向往合家团聚的愉快体验时,才能称得上是审美的心理过程。在这种审美过程中,人对月亮的感知,对歌曲、亲人和家乡的联想,对人生、家庭幸福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人们特有的审美经验。
音乐通过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一般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基本形式,音乐作品总是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转化成情绪和情感的音乐作品内容。例如:我教唱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曲《中国进行曲》时,先播放录音,此时雄伟庄严、气势磅礴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效果给了学生强烈的感召力,学生不知不觉跟着录音哼唱起来。当多媒体屏幕出现开国大典的画面时,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是啊,中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千千万万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祖国伟大而神圣,她的雄浑、她的巍峨在每个人的心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学生在演唱和欣赏的同时,加深了对国家民族的深刻认知。在音乐的渗透和感染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了升华,从心灵深处产生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就是审美感受的理解。器乐曲也同样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如:刘天华的二胡曲《空山鸟语》显示的是喜悦、欢快明朗的情绪,而《二泉映月》则以哀怨、悲愤的曲调流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愤慨之情;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描绘了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大提琴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剔透的琶音又似清澈明丽、波光涟漪的湖面,学生们听着这优美轻柔的乐曲,彷佛身临其境,审美对象的节奏性、韵律性、生动形象性与学生相应的心理因素相互交融,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二、把握学生审美过程的心理培养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人的音乐行为加以描述、解释。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美育教学最重要的途径,认真组织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是实现学校音乐美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音乐作品,在采用曲调的节奏、音域等方面要有所区别,歌词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要考虑到主题的思想性。其次,在歌唱教学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嗓音。我任教的是初中学生,刚好他们处于变声期,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应特别注意,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发生“音变”即由童音转变为成人声音的阶段,所以应避免让他们过多地使用嗓子,在平时教唱时,要防止学生“喊唱”。最后就是要正确对待唱不准音调的学生。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唱不准的学生,他们唱出的声音会影响其他学生的音乐听觉。作为老师不应该抛弃不管,对他们要加以适当的指导,做到语言亲切、不急不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任何烦躁和冷漠都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和自卑感,所以无论表扬和批评都得掌握好火候和尺度。碰到个别学生在音准、节奏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说“你比过去唱的有进步,相信自己会唱好的”,使其获得一般水平的歌唱能力,而不能歧视他们,让他们对上音乐课信心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