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探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效能感;内涵
论文摘要:目前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的研究存在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在描述分歧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分歧的成因,以明确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真正内涵,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发展逐渐成为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主题之一。近十多年来,随着知识观的转型和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研究者对教师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内在自我素质及其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作为教师的主体因素之一,也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魏源通过对中外二十年教师效能感研究的综述,指出了已有研究在取得许多有意义成果的同时,还存在方法学上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之一是关于教师自我效能的抽象界定和操作界定方面而言的,提出了“教师自我效能究竟是一整体的概念还是一多层面的概念,如作为一多层面概念是否包含一般教学效能感这一维度”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阅读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在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因此,本文试图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概念分歧存在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人手,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做更加深人的分析,以期该概念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化。
一、国内外对教师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理解
从国际范围来看,目前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的理解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将其理解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一是将其理解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前者虽然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上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期望和判断。后者则把教师自我效能感进一步细划为多个维度分别考察其中的内涵。这两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教师自我效能感都是必要的。整体性观点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师自我效能感,多维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细致、更深人地剖析教师自我效能感。
然而,在国内,有不少研究者更倾向于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做双维度分析,且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倾向于对教师效能感做双维度分析,另一种则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做同样内容的双维度分析。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居多,他们着眼于教师教学效能,认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两部分。一般效能感是指教师个人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等问题的认识和评价;而个人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及效果的认识和判断。持后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其研究对象是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但也对其做了类似的双维分析。首先是辛涛、申继亮等人在1994年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senseofselfefficacy)是他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一般包括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personalteachingefficacy)和一般教育效能感(generalteachingefficacy)。然而,一年后他们又认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含两个成分: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可见,这几位研究者似乎注意到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区分,及时修正了他们的观点。但有个别研究者至今仍坚持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二维分法,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包含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育效能感两大维度。其中,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总体教育价值、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教与儿童学之间总体关系的一般看法;个人教育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具备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能力的主体知觉、信念或自我感受。而且基于这样的二分法,他们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概念给出了他们自己的定义:“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自己教育能力的自我信念、判断和感受。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前研究者对教师自我效能的理解仍然存在分歧。
二、概念分歧的原因分析
为进一步理清上述两种不同观点出现的原因,有必要从源头分析人们对教师效能感及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教师效能感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rand公司的两项评估加州学校改进方案的研究中。这两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罗特(rotter)的控制点(locusofcontrol)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表现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显著强化物,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这种强化的控制是教师自己还是外部环境。如果教师认为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大于自己本身的影响力,表明他们相信强化的控制点在他们的控制之外;反之,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大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表明他们相信强化的控制点在教师的控制之内。基于此理论基础,rand研究小组编制了两个项目测量教师的效能感。项目一揭示教师对外部环境因素与教师群体对学生影响力相对大小的信念,rand研究小组把它称为一般教学效能感(generalteachingefficacy)。项目二揭示教师对于其自身应该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对学生影响力)相对大小的信念,rand研究小组把它称为个人教学效能感(personalteachingefficacy)。两个测量项目所得分数之和被界定为教师效能感(teacherefficacy)。
教师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在班杜拉看来,自我效能就是个体完成既定目标的有效性,而个体对这种有效性的感知即为自我效能感。换言之,自我效能感就是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perceived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自我效能感包含两个成分:结果期待(outcomeexpectation)和效能期待(efficacyexpectation)。结果期待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预期;效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和信念。对于二者的区别班杜拉还多次用跳高来做形象的解释:“相信自己能跳过6英尺高度是一种效能判断,而预期到这一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表彰、赞扬、奖品、自我满足等构成了结果期待”。
随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起,教育研究者们开始把他的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教师效能感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gibson和dembo关于教师效能的研究。他们指出,如果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应用到教师效能感的研究上,则结果期待反映了教师相信自己能控制环境的程度,即不管学生处在何种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学校环境中,都是可以培养教育好的;效能期待反映了教师对自己能为学生带来正面改变的能力的评价。并且他们依此把教师效能感(teacherefficacy)相应地划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generalteachingeffiracy)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但笔者以为,gibson和dembo关于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划分并非和班杜拉的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划分完全吻合,因为按照班杜拉的界定,gibson和dembo提出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都应属于效能期待的范畴,只不过二者分别指涉效能期待的两个不同向度而已。尽管gibson和i3embo对于班杜拉的理论理解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他们对于教师效能感两个向度的划分,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教师效能量表(teacherefficacyscale),无疑是有重要价值和开拓性意义的。在他们之后,许多研究都从这两个维度来研究教师效能感,而且也认可教师效能感的这种二分法。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gibson和dembo应用的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且存在对班杜拉理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但他们研究的是教师效能感(teacherefficacy),而非教师自我效能感(teachefsselfefficacy)。教师效能感应该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包含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部分;而教师自我效能感更加强调“自我”,因此仅指教师个人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在本质上和教师效能感中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是相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不管是rand公司的评估项目,还是gibson和dembc的研究,他们关于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划分都是针对教师效能感而言的。但是在国内,确有部分研究者忽视了教师效能感等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内涵上的不同,把上述二分法直接用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得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包含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育效能感两大维度”的结论,未免有“张冠李戴”之嫌。
通过上文追本溯源式的考察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以为,首先,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教师效能感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自我效能感应以“自我”为主,而非指全体教师。否则,便成了教师集体效能感的问题。教师效能感则属于更高一层的概念。因此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其次,因效能感这一概念涉及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便于研究和讨论,教师效能感和教师自我效能感都应限制在教育范围内,特指教师在教育领域的效能感和自我效能感,亦可称之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自我教学效能感。最后,教师效能感和教师自我效能感既可作为一整体概念来理解,也可作为一多维概念来理解。当作为整体概念时,教师效能感指教师对于整个教育工作及自身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教育活动的判断和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积极影响能力的评价和感受,也可称之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当作为多维概念时,不管是教师效能感还是自我效能感,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划分出不同的维度。如对于教师效能感,目前受较多研究者认可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只是其中一种理解而已,还有研究者把教师效能感划分为班级管理和纪律效能、外部影响效能和个人教学效能三个维度来考查ps7。同样,对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因其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涉及教师对教学执行、班级管理、学习评价、师生关系、教学革新和环境转化等多层面的效能信念,故也可做出多种多维度的划分。但须注意的是,教师自我效能感中不应再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这一维度。如前所述,教师自我效能感亦即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因此,教师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我们理解教师效能的两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平等并列关系,而非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三、启示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启示。
第一,对于国外的相关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借用,而应在对该理论思想内涵做深人分析和学习的基础上,考虑其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的适用性。否则容易造成概念理解方面的分歧,甚至还会影响其他研究者,造成以讹传讹的局面。国内部分研究者把关于教师效能感研究的成果简单地用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造成人们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理解方面的偏差,实属不该。
第二,对于同一主题的研究,研究者应该广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探讨,而不应在前人的基础上做简单的重复。例如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国内若干研究者都是借鉴gibson和dembo(1984)的研究成果,从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去理解。而从其他维度的研究,比如从教师效能感的幅度(magnitude)、强度(strength)和普遍性(generality)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