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问题;激励
【论文摘要】青年教师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战经验,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本文试图对目前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激励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能力提出几点设想。
“师兴则校兴”,好的研究型大学都拥有一批精英式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青年教师在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效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研究型大学在未来竞争中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试图对目前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激励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一、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不少研究型大学在进行教师引进和聘任时看重应聘者学历的高低和科研成果的多寡,忽视教学能力;对教师价考核时,将量化的科研成果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惟一标准,教学能力很少予以考虑。这些外部因素共同诱导了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和总结发现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能力结构比例失调,教学能力存在很大不足
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指教师能力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目前研究型青年教师对学科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能力比较欠缺,不能够很好的提炼所教授课程的整体线路和重难点,对于课堂的组织能力也缺乏,因为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组织语言和知识的传达上面,很少有精力能够分散开来组织课堂,这样势必也会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使得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二)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性知识不足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陈利的研究指出目前青年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不足,甚至缺乏。调查显示叫:当前大学教师的主体是非师范岗前培训,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终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策略。短期内岗前培训只是让一部分教师对条件性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大学教师并未掌握一些与实际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其次,实践性知识不足。这一问题在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三)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足
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缺失,体现在授课知识系统陈旧,较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及沉闷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上。因为青年教师主要是从理论中来回理论中去,缺乏讲课的生动性和易懂性,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教学平铺直叙,缺少抑扬顿挫的激情和感染力。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单薄,固守被动的课程接受者的角色,忠实地执行课程,缺乏课程创新和开发的意识,使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
(四)青年教师
教学研究意识淡薄
教学研究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进步的基石,是教师成长的捷径。而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没有真正树立教学研究的观念。教学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的操作。当前一些青年教师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教育研究上,不少青年教师仅热衷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对教学实践缺乏思考。
(五)青年教师的教学监控力度缺乏
不少青年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监督和控制缺乏应有力度。其,表现在教学活动上,一些青年教师课程教学既缺乏整体计划,对每堂课的教学细节也缺乏应有的全面考虑。其二,表现在青年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监控上。青年教师由于面临着许多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例如恋爱、建立家庭、购买房子、赡养父母和抚养孩子等,这些都会分散青年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时也会惰于进行积极的教学反思,再加上缺乏对教学本身的深刻理解,就会缺乏对自身的教学监控。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监控上。为数不少的青年教师忽视课堂纪律,也很少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教授的情况缺乏把握而不利于进步的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
(六)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失衡,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科研成果与教学融合不足
研究型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为此,必须建立一支教研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其基本素质包括一流的学术水平,
强烈的教学责任感和较好的教学技能。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根本区别就是大学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所以研究型大学中也不例外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一些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一些在学术上有建树的教师无心教学,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追求在短期内创造出社会效益,却忽略了本职工作一一教学。
(七)青年教师合作教学能力的缺乏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全班或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小组、小组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教学和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动机淡薄,每个教师、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趋势。教学经验总结在根本上是个体行为,这使它带有了过多的个人经验色彩,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往往既大大降低了成果本身的可靠性和价值,也限制了这些经验的推广。
二、健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
西方有句名言:“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在对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之后,需要从这些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激励方式,从而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更快的成长。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地说,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机制。
(一)完善教学能力业务培训激励机制
1.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
导师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会无形地促进青年教师自我教学特色的形成,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除了要选择职业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中老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外,还要健全培养的机制,根据特点,选派适合其特质的导师,使之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教育科研任务。选派的导师也应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教育教学空间,营造一个和谐的“师徒”关系,双方在宽松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2.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需要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不是轻描淡写,而是要深刻体会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用理论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在培训时,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支持青年教师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建立后续跟踪培训的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教师发展的需求。
3.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发展所需进行学历学位进修
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具体如:对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脱产进修以及出国深造等,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从而能够使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平衡教学和科研比重,完善评价激励体系,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标准合理量化,准确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岗位绩效,充分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在能力,从而完善激励的长效机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完善考评内容。考评体系中可以引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育人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内容,必须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和评定。
抓好考评结果反馈。要注意采取灵活办法,将考评结果反馈给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脉搏和工作进展,适时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沟通过程的实施,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基础,由主管领导和教师共同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实现未来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主体能力,又受制于外部价值诱因和条件,评价的科学公允程度及学校整体教学、科研等基本条件都是决定教师需要强度的因素。美国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连工作七年后可享受一年学术休假,从事科学研究或著书立说;英国凡有终身职位的教师每六年可一年科研和著述假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虽不可照搬,但为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应该而且尽能积极创造条件,如加大购买先进科研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注重公平的激励机制
首先,报酬和奖励的种类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能够缓解青年教师的现实压力。俞文钊[5]研究结果发现,当前青年教师最重视的奖励方式是提高工资与提高职称,其次是奖金和荣誉。
由上图可见,当工作取得成绩时,青年教师更多选择是提高工资和提高职称这两项奖励。从工资和奖金两者比较可以看出,教师更加看重的是工资而非奖金。而对于职称这一象征荣誉和地位的东西也看得比较重。
所以管理层应该是了解青年教师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给予有效的奖励,这样起到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在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激励机制时,管理层还应该在住房、工作环境、工资、福利等方面合理增加投入,以解除他们的后患之忧,从而能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教学能力提高上。
(四)建立青年教师自我激励机制
外在的激励机制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的自我激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年教师教学责任观的建立对于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关键性的因素。应该提高青年教师对其教学工作意义的认识。教师主要从事
教书育人的工作,这些工作本身就会使人产生责任感、义务感并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工作本身就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这就要求管理者通过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措施,来提高他们对工作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认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