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内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体现课改中所用的新模式,为了实施好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笔者从三个方面做一浅谈。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课改思维教学语言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实施新课改,实现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社会各界争论很大,意见或建议各不一致,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的贯彻落实以及目标的实现,最终还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新课改中的教学必须进入课堂这个主阵地,必须打好课堂教学的攻坚战。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地位,要体现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不能是“满堂灌”、“满堂问”的执行者,要构建积极、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以及学会技能的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索者和个人知识及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监控者,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互补、共探、共发展的研究性的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死记硬背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主动研究学习方法、合作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最终在课堂上构建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生“学”转为引导学生主动“思”,用教师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效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从中体现了新课改中采取的新方法、新艺术、新方式,进行互动授课的教学模式。
二捕捉学生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曾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和问题,寻求正确答案,诱发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对这些见解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适当肯定,让学生的好胜心不断得到强化,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不断开发,使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和互助的学习方式,如: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并完成等自主学习方式;互助学习方式,如: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督促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考学生等,这不仅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和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通过互助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解放了学生头脑,满足了学生好问、好动、好胜的欲望,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大大提高了新课改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益。
三创设科学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具有创新与
活力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是准确、清晰、真切,做到字句精准无误,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创新与活力,才能讲得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思路,才能把复杂的问题、抽象的问题、深奥的道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清楚,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新课改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