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以
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很多学校都采用了双语教学,原因在于国际贫易业务中我们与外商打交道需要运用英文而非中文的外贸知识,即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语言都是英语的。因此中英双语教学无疑就成了该课程最好的教学方法。然而双语教学的模式有很多,哪种模式所达到的效果较好呢?由于双语教学方法源于工作实际需要,那么双语教学形式最好也能根据工作实际来设计,这样就能充分以工作实践为导向,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双语教学是当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各类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浸人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和过渡型双语教学,但就双语教学的目的没有进行说明。很多国内学者进行了补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更好的应用外语,满足工作需要,适应企业用人要求。因此它是一种源于工作实际而产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来执行呢?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模式。对于操作型课程而言,以工作过程或者工作项目和任务为导向来设计双语教学的模式最为合理。因为操作型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即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结合,能使专业知识与英语高度一体化,使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高度融合。这里我们就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进行模式设计和分析。
一、传统双语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多是在形式上将教材内容的讲解由汉语讲解变成双语讲解,教学模式的思路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学生从中受益的仅仅局限于多了解到一些理论知识的英文说法,而缺乏真正意义上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造成了所学不实用,所学不会用的尴尬情况。据调查,用人单位经常抱怨在招聘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后,还要花费企业培训成本使其熟悉国际贸易流程,这也对现有的双语教学在内容模式上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工作指导手册,设计教学模式均围绕“所学即所用”展开,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笔者很荣幸地作为高校特邀记者参加了2008年由无锡人才市场举办的国际贸易专场招聘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了83个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得到76份调查问卷,参与率为91.56%。调查结果列表绘图如后:
从饼图中可以看出:有八成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不满意的。从柱形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但工作上手速度极低。这应该就是造成了超过八成用人单位不满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揭示了传统双语教学的弊端。笔
者认为双语教学方法本身是有助于克服“工作上手速度”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模式,还是照搬原有理论教学模式,与实际工作脱节。因此,只有方法与模式相一致,都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这种配合才能克服上述问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双语教学过程中,其模式主要分为三块:情境模式,方法模式,考核模式。这三块均要根据工作实际来设计,配合双语教学,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对工作实际的把握,克服上述问题。
(一)情境模式设计
情境模式也可认为是内容模式。将不同的工作内容设计成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情境。所谓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中心的内容模式设计,就是将原有的教材内容顺序打破,重新编排,按照工作项目和任务的要求,将各项目和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柔和在一起。即不是为了学理论知识而学理论知识,而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学所需的理论知识。这种变动可以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和能力的把握,而非对理论知识点的把握。
以《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课程为例: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以国际贸易的完整流程为工作项目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平台,进行章节情境设计。在每一个工作项目中融人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从而形成一个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为节点的知识网络体系,使零散的理论知识根据工作指导而结合。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成为贸易流程中模块的工作指导,使学生能够管中窥豹。整个国际贸易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四大工作项目: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磋商过程,合同的执行(出口)及合同的执行(进口)。首先,交易前准备工作。将此项目的两个任务设计为两个情境讲解:情境一(工作任务一)为寻找客户,情境二(工作任务二)为资信调查。在情境一中着重介绍寻找客户的途经,情境二重点讲解资信调查的通用方法。其次,工作项目之磋商过程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点,从磋商开始到签订合同结束共有八项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分别据此设计八大情境:情境一询还盘磋商、情境二讨论商品相关条款、情境三价格谈判、情境四运输事宜、情境五保险事宜、情境六支付方式、情境七一般条款、情境八合同签订。磋商过程是国际贸易工作的重点项目,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将其设计为课程内容重点章程,充分体现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来进行情境设计的理念。在该项目的实现中,情境设计以“合同”为载体,按照从最初询还盘到合同签字生效的完整过程为主线,进行八大工作任务的学习。以上八大情境和实际业务操作完全一致。工作项目三为出口商的合同的执行,在这个项目中出口商主要要完成从准备单据、发货、取得货款、退税等十项工作任务。因此根据这不同的任务设计十大情境模式:情境一申请产地证;情境二租船订舱;情境三商检;情境四保险;情境五报关;情境六装船;情境七交单;情境八核销;情境九结汇;情境十退税。工作项目四为进口商执行合同,在该工作项目中主要有四项工作任务,据此设计四个工作情境:情境一支付货款;情境二进口报检;情境三进口报关;情境四索赔和仲裁。参考哈弗mba课程的案例导向教学,为各个工作项目设计真实的案例来进行教学预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设计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情境模式设计。然而仅仅有内容上的改变还是不够的。理论教学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即还应配合双语设计的方法模式。
(二)方法模式设计
所谓方法即在内容确定的前提下,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笔者认为,在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双语教学中,应考虑两个层面的方法:一是理论教学中的方法模式;二是理论教学后的方法模式。
1、案例引人与导出
在理论教学中,要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虚拟一个以实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案例情境。教师在该案例中担任编剧和导演的角色,将学生分成贸易的甲方和乙方。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虚拟的环境中,和学生一起为双方设计相应的组织机构,搭建仿真的贸易平台。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教师,负责编写“剧本”。而学生按照“剧本”,找出本幕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预习的工作要求由学生在课下协同完成。教师编写的“剧本”给学生一个抛砖引玉的参考,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表演”。教师在课程前,将本幕所设计的知识点和考查点,列一个“checklist(检查表格)并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仔细记录学生对知识点和考查点的掌握情况,并对双方的表现进行打分。学生“表演”结束后,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和总结,对所涉及的外贸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并评出“最佳表现奖”等奖项,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可以作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实践与理论高度融合
理论教学后,存在教学效果巩固的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单纯的理论教学,其巩固效果很差。在传统的外贸教学中,通常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训分开,学期的大半时间讲授理论,学期末进行实训,这样的弊端是:在学理论时,由于比较抽象,很难真正全面地理解。而实训课时,平时教授的理论知识由于掌握不牢固,已经大部分忘记了。这样一来,变成了“夹生饭”、“回锅肉”。教学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高度融合的实践与理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则。在教学中,将只是在学期末进行的实训分成章节实训和汇报实训。章节实训与章节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学完了理论知识,立即去实训,使抽象的理论得以在实际应用中消化理解,成为技能,而汇报实训,是将所学的分散的知识和技能条理化,变成实际工作情形的真实预演。
(三)考核模式设计
由于前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其课程考核模式就不能再采用传统的书面百分制考试了。否则会使前面的改革前功尽弃。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双语教学课程,其考核应采用多种形式并举的方法,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尤其要突出工作实践能力。具体可设计为:书面考试(占20%),平时作业以及平时表现(20%),工作情境考核(30%),口试(面试)考核(30%)。
三、基于工作过程双语教学模式面临的难题及克服
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配套教材。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有很多双语教材。然而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以原有的中文教材为基础,在传统框架下编排相关内容,很多内容理论性太强(如术语),很多实践性的环节缺失(如报检、报关等),很多知识顺序颠倒(如磋商)。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知识点的设计和组合均围绕工作过程,并在每个工作情境中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学完理论立即操作。因此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所要求的是工作手册式的便捷的双语教材。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对双语教材重新设计和编写。目前我院根据上述模式编写自印的教材《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受到学生的好评。
第二个难题是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实行。高度融合即要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我们当前主要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很不适合这种模式的推行。在当前院校的教学计划中,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和分配,往往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分开,往往是前半学期理论,后半学期实践。在这种计划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很难。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中应让双语教师有充分选择权,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实时调整理论和实践环节,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是调整教学计划,将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合在一起安排,即将实践环节放到理论教学中去,但是在实训室的时间和课时安排上会给系部带来一定的麻烦。另一种方法是:引进集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室。该实训室集理论讲解、实训操作为一体,教师在实训室中讲解,同时学生可实时在实训室操作,这样就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在一起。
四、结论
以工作实践为导向的双语教学,以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以操作指导书的形式讲解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拉近学生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操作的距离。笔者已将部分的模式改革用于双语教学过程。从效果来看,学生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把握比往届要好,主要表现在:课后提问的人数增加;提问的内容细化;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比率提高,角色化的考试让他们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