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0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知识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呢?这在学校的常规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教学来实现是可靠、可行的,并且可以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家乡的人、事、物是最熟悉、最亲切的,是我们从小到大所长期耳濡目染的。乡土历史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过去事实、现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革的组成部分,这些史实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有效性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引导学生学习自己的乡土历史入手,让学生从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开始。作为高明本地的学生,认识和了解高明自身的乡土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自秦灭六国、统一岭南后置郡,高明隶属南海郡,至明代建县,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高明悠久的历史,存留许多的人文景观,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们蕴含着激荡后人奋进的精神内涵。通过乡土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家乡的情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良好的家国情怀。
一、深化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作用,巩固、厚实学生的爱国情感
乡土历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历史发展传承的重要构成基因。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受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影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强化家族统治的需要,非常注重把“家”和“国”结合起来,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民众,使每个人对自己所属家族是非常重视和崇敬的,在人们的思维中滋生暗长了先有“家”、后有“国”的观念,如中国人老了,大多数人怀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愫。在经过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让我从中感受和认识到,很多人包括青少年学生对家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这也许跟每个人自己从出生到长大,耳濡目染的主要是家乡周围的人和物、事有关吧。这为我们通过利用乡土历史的真实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继承和弘扬乡土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提供了有效途径。如根据历史记载,高明人文荟萃,曾有过“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美誉,涌现了大批杰出的历史文人志士,如高明阮涌村出现的“区氏三杰”——被誉为“岭南诗派”鼻祖的区大相与区大伦、区益;近代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撰写的《劝世良言》,洪秀全获得并研读,由此受到启发,并以其为师,创立拜上帝教,发动了轰动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可以对接必修一政治史的课题《太平天国运动》;现代的象牙微雕刻大师冯公侠,武术家、外科专家夏汉雄,教育家、数学家何衍璇等,这可以对接必修三文化史的内容;最值得称道、最让高明人民自豪的,当数史称革命“三谭”的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了,他们在中共领导下,为了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在中共发展史、新中国建立建设史上留下了许多的篇章;这种优秀的民主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着高明人民,激发了他们的革命建设热情,并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为新中国的建立、民族的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儿女……不少英雄儿女的鲜血渗入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我们利用这些乡土历史的史实,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立足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壤上,感受着英雄热血的升腾,激荡着飞扬的青春;可以让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中,不断深入认识、研究自己家乡的过去和未来,激发自身在校学习的内驱力,让自己学习的动力来源更加持续、坚定,即树立起为家乡的发展繁荣、祖国的富强民主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抱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保存自己特有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受冲断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是中国每一片土地上曾经涌现过不少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保卫和发展自己的家、家族、地区、国家进行努力斗争的结果,这在民间传说、地方史籍记载等等都保留着一个个激人奋进的事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具有真实性、具体性、亲切性的乡土史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辩证主义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高明的历史发展留存了许多的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如明城文昌古塔、八烈士墓、中共高明县支部成立旧址、大岗山窑址(唐代龙窑遗址)等等,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研究性学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去参观、考察或调查访问,撰写乡土历史调查报告、乡土历史小论文、乡土历史剧等,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加深对高明乡土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对所学国家历史课本中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巩固和厚实青少年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
二、强化乡土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强化乡土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这是一条可走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国古代史时,可联系自身乡土历史的相关内容,探讨本地的乡土特色、文化名人等,评述那些为本地方在省内、国内或国际赢得声誉的乡土特色和文化名人时,会激荡起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史时,高明乡土历史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可不少,如剪纸、瓷器、制纸、布贴等等,无不具有独特的乡土风情。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去参观、寻访本乡本土先辈们创造的科技文化成果,可以促使学生在接近乡土历史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朴素心理;在讲述近现代史部分中,中华民族面对外来入侵,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勇于奋起,不屈不挠的进行抗争的英勇事迹时,可联系的高明乡土历史材料讲述可多了,如:高明文昌塔下的“三谭”纪念馆,功高盖世、名声显赫的三谭从“五四”运动到“十一”建国,曾参加了国内党内的种种大事;高明的文选楼是广东中共领导下的农协和农军活动场所,也是后来高明抗日先锋队的驻地中心;解放战争时期的三洲镇战役,牺牲了多位亲人战士,他们遗体由部队和当地群众安葬于此。……这些近在身边的乡土史实,可使学生更加真切地认识自己“左邻右舍”的先辈们,他们的奋斗同样属于为“中国梦”而付出的重要篇章。学习这些内容,会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意识中潜移默化,这是任何说教所无法实现的。自古以来,高明可谓是“人杰地灵”,从“区氏三杰”到近代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到革命“三谭”,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章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高明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在中国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中是可歌可颂的。开展这种“有骨有肉”的乡土历史教学,怎能不会实实在在地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呢?
三、深化乡土历史教学的家国情结,激发青少年学子的“中国梦”情怀
“爱家乡是爱国家的前提”。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在乡土历史教学中,促使青少年学子在认识乡土历史中培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起爱国主义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通过乡土历史的有效教学,引导青少年学生发奋立志,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促进家乡的发展、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效结合。曾经作为广东省一个重要市镇之一的高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交通不便的影响,导致其在各方面落后于四周围的很多县区,严重影响了高明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随着高明交通瓶颈的打破,高明经济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迅速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百强县之一……对高明乡土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怎能不促使高明学子们树立为建设高明、发展祖国而树立远大的志向呢!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让作为末来实现“中国梦”生力军的青少年学子们学习自己的乡土历史,充分认识自己家乡,把握改變家乡的方向,才能有力地促使他们以先辈们为榜样,为改变家乡的现状、推进家乡的发展、实现祖国的民主富强,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刻苦学习,勤奋拼搏。因而,通过乡土历史教学来点燃爱国主义教育的火炬,点燃学生爱家爱国的热情,促使他们胸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这是一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http://高明文化网.
[2]http://佛山文化信息网.
[3]《唐诗三百首》崔钟雷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4]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红色的土地,红色的记忆》广东省广宁一中杨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