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第1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作者:李卓等
第2篇:“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过程是按照时间顺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起,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主,将世界历史发展作为大背景融入到中国历史的背景中介绍,第一个节点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开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发展道路的新篇章,以辛亥革命为第二个历史节点。第三个历史节点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找到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民主与科学的道路。第四个历史节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争取民主的历程中,中国人民有了先锋队的引领,有了主心骨。第五个历史节点从党成立到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虽然以失败告终。第六个历史节点为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这次会议中共第一次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控制,开启了中共真正领导的革命斗争。第七个历史节点为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面对国土丧失国民沦陷,中共再次抛出了橄榄枝,与国民党再次合作,以坚持领导权为前提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第八个历史节点为1945年日本投降,双十协定没有为中国带来和平,内战在几经战火、残破不堪的国土上打响。第九个历史节点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守住辛苦打下的江山励精图治。第十个历史节点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误。第十一个历史节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以这十一个大的历史节点为脉络,构成整个近代史纲要课的主要内容。近代史纲要包括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方面的演变过程,是一门综合的知识理论,将庞大的知识都容纳其中。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近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方法要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课堂,既要在教学大纲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要在学生接受知识中增加知识的实用性。
(一)把握整体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近代史纲要课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与中等教学阶段历史课有很大的区别,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仅仅应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仅仅应该一味地理解和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即生存和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的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生存适应能力,这才是近代史纲要课应该突出的重点教学内容。近代史纲要课教学内容中无外乎一条主线,在讲授时要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一主线,给学生编制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营造成一部充满探险的游历记,抓住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思路,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学习近代史的教学内容,将知识和经历融为一体,在不自觉中接受知识。近代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教学的全部内容有轻重之分,历史中重要的节点就像是人得骨骼一样,支撑着整体的存在,整体脉络清晰明了,再将一般的知识像肉一样填入相应的位置,构成完整的历史。
(二)“教”“学”并行分清课堂主体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直沿袭“教”与“学”并行。在具体教学并行中,完全可以通过主体转化的方式,调整教学重力倾向,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由“学生讲,教师评”,“引导”与“灌输”并行,加深学生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分工,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以及课堂讲授,在讲授中将遇到的困难、不解提出来,增加课堂的讨论时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在具体讲授中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多样的讲授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融入话剧、小品、相声等形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实现角色的转换,形式多样的课堂吸引眼球的同时,在无形中将知识植入学生脑中,取得的效果会远远超过“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时代承接
上一秒发生的事都是历史,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如字面意思一样,不仅包含近代历史还包括了现代的历史,现代的历史还在进行中,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时代性,教学内容与时代相承接,需要不断地充实入新的内容。这一特点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注重时代性,更要求作为知识引导者的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时刻把握时代的走向。虽然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方面比较成熟,但是仍然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当今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下,思想活跃,但是学生需要接受的不能是百家思想,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教育思想,这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正确把握主流观点,弘扬主旋律。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冗杂,弘扬主旋律并不是文化专制,而是在学生思想中先植入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进一步接触其他理论观点,提供辨别的基础。历史的发展反应的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历史,与时代承接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历史加入实践性、现实性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时代的差异,容易出现代沟,难沟通难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增进师生沟通方式和途径。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依靠黑板、教科书和教师,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近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幻灯片、影片等技术,不仅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而且搞活课堂、赋予学生创造力和活力。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短片形式,幻灯片形式与图片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指网络教学方法,还包括实地教学,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参观走访结合,贴近生活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的在老师的引领下使学生走进知识、吸收知识,将历史化为人生经历一样,融入记忆中。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相结合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公共课教师与学生的疏离关系,促进学生培养个人基础素养和气质。内容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容需要好的方法来传递,方法需要与内容相适应。
(一)提高和塑造学生的能力与品德
传统公共课以乏味枯燥著称,极少同学感兴趣,而且学生普遍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中国近代史纲要不是必须要学好的,与自己本专业无关,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对于近代史纲要课开设的认识不足,重要性不清。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严格讲授书本,照本宣科,拉远了学生和历史的关系。通过创新的近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代相承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与教师的主次关系,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轻重缓急,都是一门技术,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找出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充分地吸引学生,走进历史知识,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历史的启迪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对大千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创新“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方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在实践过程中,内容与方法相互配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讲解历史重要人物时可以结合人物的生平纪录片,增强既视感;在讲解红色文化时,带领学生参观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通过身临其境,增强学生与知识的相容性;在讲解重要历史节点时,可以将重要的历史事件着重提出来,带领学生将历史的碎片通过重要事件线索重新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拼图;在教学中期可以采取研讨会形式,征集学生比较热衷的话题,开展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方法因内容而异。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发生深刻转变的阶段,教师绝不能一味地沿袭传统,以教为主,一味灌输,而应该投其所好,给学生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
作者:杨曼秋
第3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工作中结合《纲要》课程的特点,我们着重采取以下措施:走出一个误区——对这门课的特殊性质和功能的认识误区;体现一个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创新五种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史论结合教学法、历史人物教学法、影视教学法、情理交融教学法,这就是“1+1+5”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这门课的实效性。
一、校正“纲要”课性质误读,突出“纲要”课育人功能
单从课程名称上,很多大学生朋友把这门课误认为是历史课。实际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说明这门课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教育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转变“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为“以育人为中心”的新理念,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校正。长期以来,在高校中盛行“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教学是服务于育人的目标的。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史学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养成科学的思维认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树牢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遵循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要求,强调“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在教学中贯穿“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是我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性应该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这里,“精”和“管用”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的要求。所谓“精”,就是它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谓“管用”,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近年来,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功利性趋势日益明显,“学了有没有用”、“对就业有没有帮助”直接决定许多大学生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因此在《纲要》课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充实授课内容,扩充教学信息量;同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丧失其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必须紧密联系古今中外的种种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紧密围绕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切实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多种教学法并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
(一)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体验式教学法的魅力
在中,基于对课内知识的基本了解,然后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大学生在参观调查,亲自体验的基础上写出观后感和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法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与人文素质于一身。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2010年上半年,秦汉—罗马文明展、中国古代都城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洛阳珍宝展在洛阳博物馆新馆隆重开幕。尤其秦汉—罗马文明展是中国政府与意大利政府间第一个文物交流合作项目,它突出“和而不同”的主旨,通过展示中意两国71家博物馆的约500件珍贵文物,再现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为了使同学们从现实中体验和感受《纲要》课上编综述中“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相关内容,服务于教学,我们及时组织大学生参加了这次展览。在同学们写的观后感中,大家无不赞叹两大文明的瑰宝同台对话,气势磅礴的展览有如一幅浩瀚的历史画卷,启发大学生朋友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增强了大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告诫我们大学生朋友要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交流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二)史论结合,关注当代现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事实上,今天的许多现实热点问题,与近现代史密不可分。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是要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脚点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纲要》课教师在讲述历史时要联系现实、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实现追求真理和坚定的信仰相统一的目标。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今天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中国近现代历史方面的诸多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因此,教师要明辨是非,对于一些所谓“新论点”、“新论断”,如:中国大陆要发展,必须和香港一样,要有一百多年的被殖民统治的历史等等,要给予充分的有理有据的批驳,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识,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理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最后,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研究动态,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将它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带去史学新知识、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以历史人物教学为突破口,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通过《纲要》的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前人的人生成败、得失,增加阅历,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借鉴,提供参照。从我们调查情况看,关于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如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毛泽东、王明、蒋介石等,学生最想探究历史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复杂背景、心理活动和个性魅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选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让学生做研究性学习,将一些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事业、兴趣、交友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展现历史人物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可能的助力,点亮学生生活智慧。比如教学中我们选取了这些历史人物:戊戌变法—袁世凯;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等历史人物。比如,重庆谈判讲“毛泽东在重庆”,不仅要讲二战结束后的国内国际形势,讲重庆谈判之于战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历史活动中的个体意志与群体意志的关系,加深他们对人的历史选择性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关系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魄力、能力,讲《沁园春·雪》引发的震撼,激发学生内在的对伟人人格力量的审美情感,以培养他们对人文素养的兴趣和追求。
(四)影视节目+观后感+演讲,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我们结合《纲要》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适时播放展示教材内容的优秀影视片,把课程知识和影视教学资料相结合,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接着,结合近现代史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写观后感;最后,组织同学们参加演讲比赛,可先在班级中以小组或者宿舍为单位进行,选拔出材料写得好,演讲得好的同学进行全班性的或者全年级性的演讲比赛。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法,也是向大学生朋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比如,当讲到五四运动时,我们先布置同学看电影《我的1919》;在观看基础上,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富有成果,我们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认真撰写影视片观后感;同时,让大学生联系当代实际如“洛阳家乐福”事件、汶川特大地震、中国洛阳2009世界邮展等,进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课堂演讲,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重要关头,如何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和大学生的时代先锋作用,树立大局观念,长远意识,理智爱国。这些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弥补了空洞说教的不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了《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
(五)情理交融,实现求真和求信相统一的目标
“真实性”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活世界对人的最大触动,莫过于其存在的真实与切近。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求真”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恰恰体现德育“求信”的理念,从而更易使人信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讲述的是1840年-至今160多年中国人民如何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但其着力点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做到史论结合,应是以理论为框架,以历史为血肉,让历史为理论服务,使这门课的形象生动丰富起来。比如,辛亥革命这一章,教师选取了“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信《与妻书》来表现烈士对妻子的真挚爱情,而这种感情正是烈士献身革命和人民的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和衬托。同学们产生深深的共鸣,潸然动容,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纷纷表示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振兴而奋斗。这就达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深入灵魂的育人作用。
经过师生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反响。通过参观活动,帮助学生形象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用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史实,教育学生,把河南人民对“三个选择”的不懈追求,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应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当然,课程教学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改进。
作者:韩淑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yjx/5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