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具有导向、规范和引领作用,制定符合社会、学校和学生实际的科学评价体系,是落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本文拟对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对象和方法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在科学发展观及“育人为本”教育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以己确立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对学校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指标体系,是一项综合诸因素的系统工程,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是建立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在系统、科学分析学校人文素质体系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才能检测和评价学校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评价目标
对人文精神的崇尚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11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要突出实际应用环节和学生职业人文精神的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职业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精神的高职学生,保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从学校层面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从总体上判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状况,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衡量,包括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建设、教学成果等,综合评价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从学生层面看,人文素质培养评价重在评估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培养情况,以及实施人文教育的效果与目标的吻合程度,包括对学生人文知识、人文行为及人文职业精神等方面评价。
同时,注重将评价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形成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结果。
2.评价主体和对象
建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要包含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体等多个方面。
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应整合多方面评价意见,评价体系主体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学校自评阶段,评价主体应包括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人文素质教育课专职教师等,他们对待评价工作更积极、主动,在评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是校外评价阶段,应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和社会各界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更能体现社会需求,能避免自评的主观性,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对高职院校和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对象应包括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规划、校园人文环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师生人文素质等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评定,除评定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价值观念、敬业精神等进行评定。
3.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要重视客观性、可行性和综合性,要全面考虑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要用定量、定性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进行全面评定,并依据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不同,选择多方面的评价方法和途径。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应包括校内自查评价、专家评审、同行评议、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要结合教育部对人才培养评估的形式以及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进行评定。
校内自查评价是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从各方面对自身工作、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进行全面评价,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专家评审是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化、专业化测评,是学校继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同行测评主要指学校之间不断学习经验的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需要学校之间的通力合作,在互评中促进建设。这己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趋势,社会评价有助于学校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评价方法,应充分考虑评价的客观性和综合性,通过技能大赛、职业素养课程、网络人文知识测评等方式,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最终形成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评定。
技能大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激励,约束自己的行为,调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注重过程评价,将日常考核记录和学期总结考核相结合,全面评定学生的人文素养。
网络平台人文素质测评是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内化,使评价结果真实、全面。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要打破只重视单纯人文知识传授的局限,要将人文素养与职业人文精神相结合,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育,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人文素养。
1.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评价
对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时,既要全面评价学校的指导思想、规章制度、办学思路,又要评价学生的质量;既要评价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要评价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
(1)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包括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制度建设及办学思路等。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整体办学过程中的定位对高校整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应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和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规划和目标。
制度建设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
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学校对人文素质专职教师的专项引进政策等,体现了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办学理念充分反映了学校领导班子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水平,领导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真正付诸实践的重要保障。
(2)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建设的评价。
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机制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建设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包括环境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建设四个方面。
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建设主要指校园物态文化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现实土壤,増加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践机会。完备的人文素质教育设施和场所,如校园人文景观、学校标志性建筑、艺术馆、展览馆等,还包括图书馆、网络资源的资料建设等,都可体现学校独有的文化蕴含,营造出和谐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决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一支思想信念坚定、教学质量优良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落实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组织保证,这样的队伍应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文学科专职教师、辅导员等。此外,教师人文素质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如知识、能力、仪表及行为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长期、稳定的影响。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表现在人文类科目是否齐全、各分支学科是否开设完全等方面。人文素质课程应集合多维课程体系,将文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语言类课程作为基础,辅之以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宗教学、美学等课程,将所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体系,以必修或选修的模式授课。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评价,可判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否符合当前教育目标,是否适应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改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科研建设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人文素质教育科研建设主要考察人文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人文素质教育科研建设搞得好,就可以抓住人文教育的规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并取得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3)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建设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建设包括学术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这些指标可反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动态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水平,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良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生是校园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知识性学术活动,如人文讲座、学术沙龙、学术性社团等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实践活动可将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贴近实际,最终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4)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成果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离不开对其成果优劣的评价。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的评价可从学生成果评价、学校成果评价以及社会影响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学生成果主要涉及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成绩情况、学生人文社科活动获奖情况及学生的人文精神风貌。学生的人文课程成绩及活动获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师生的人文基础,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化形式。学生人文精神风貌是学生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最核心部分。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风貌可体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内在品质和发展境界的真正所在。
学校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上。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目的是育人,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文化引导作用,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操守。校风校貌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各要素的综合反映,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达到目标的生动表现。校风校貌主要体现在校园人文气息和师生面貌两个方面,对这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考察师生的精神面貌、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凝聚力等。
社会影响主要是社会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评价和声誉评价。社会对人才有其利益需求和评价标准,高度重视发展社会评价体系对完善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通过测评社会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一方面可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促进学校适应社会要求,为社会培养可用的人才。
2.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前提,敏锐把握社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反映到评价指标体系中,鼓励学生在达到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结构以三大模块为主,即人文知识评价、人文行为评价和职业人文精神评价。
(1)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评价。
人文知识是形成思想、气质、修养的基础,长期的积累可以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学生人文知识评价应包括学生人文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风气。评价学生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仅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考察,也是学生人文知识的建构过程。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道德、语言等多方面知识。评价学生人文知识要考察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情况及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专业文化知识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知识的考核要包含对所学专业文化底蕴的了解。评价人文知识过程中,应重视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对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
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做人、做事、处世中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风格。优雅的人文行为表现为蓬勃的精神状态、优良的处世作风、端正的生活态度、得体的话语表达、严谨的行为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修养和活动能力等方面。
(3)对职业人文精神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授人文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即人文思想和职业价值观。人文思想评定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职业理想和进取精神,对职业价值观的评价观测注重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具有职业崇高感和成就感。人文精神是整个民族文化性格的特征,是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过程的难点。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具体指标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我们初步研制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具体指标。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1.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熏陶、养成和内化的过程,制定一个评价体系并对现实进行评价是存在一定难度和差距的,因此,需要明确制订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依据。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依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提升学生专业职能的同时,更要加强专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系为例,该系学生的文化素质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和金融文化素养,使财贸学生能够从钱币、票号、银行、证券四个方面理解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理解金融发展过程中严守以“诚信、合规、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掌握金融发展各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典型事件,做到以古鉴今,利用所学的金融文化知识分析现实金融问题,预测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金融从业生涯中能顺势而为。因此,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评价就要从学生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了解、爱岗敬业精神、“诚信、合规、创新”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2.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和克服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因此,学校人文素质培养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不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专职教师、辅导员、学生,还包括相关社会组织和成员,特别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职业人文素养要由学校和企业指导老师双方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多样化。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既要注重结果,也要重视过程,评价方法要注重多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全方位考察教育效果;二是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过程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三是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加强教育过程评价,为教育结果提供合理、科学的过程保障。
(3)评价内容全面化。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当前高职院校的评价制度往往偏重于具体技能的训练和考察,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职业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为此,需要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应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在评价内容上,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应扩大到教育全过程。对学校的评价要有整体观念,应从教育思想、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层面,评价不仅要涉及人文知识的考察,更要注重学生个体人文素质和人文职业精神的测评。此外,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内容。
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隐性因素的评价。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过程中,往往重视学校规章制定、科研成果等易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学校人文精神、教职工人文情怀等隐性因素考虑不多,且测评的科学性不够。因此,建立评价指标和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对学校长期办学中积淀和创造的文化底蕴的评价,在评价中传承、研究、创新学校的文化精神。
(2)强化从人文角度进行学生管理的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结果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反映,更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调节、控制和规范,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评价过程中,要强化从新角度进行学生管理的意识,用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来引导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校创新教育思路的重要保证。
4.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
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往往能准确体现个人的人文素质修养,特别是一些细微的事情,是衡量学生人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人生、感悟文化,培养人文情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人文素质。
(2)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
一方面,由于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以预料和把握的影响,评价结果不一定全面、准确、真实,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征求学生自身意见,达到沟通思想的效果。另一方面,评价的结果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
(3)评价指标的描述要具有正面性。
评价指标是评价成功的关键,它不仅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蕴含着教育的价值观,可对学生起引导和规范作用。因此,评价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规范化的正面性语言,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传统的评价以形而上学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常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学生的终身发展。”131评价方式上,一是要多维度灵活进行,根据内容的不同,选用相应的方式。杜绝全面量化、固定化和模式化。二是评价要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不应对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和压力。人文素养教育是动态、连续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努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使学生的知技智能与兴趣、情绪、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人格层面协调发展。
作者:杭国英,武飞,武少侠(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yjx/56775.html上一篇:探讨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路径
下一篇:分析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