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强国是必由之路。青年是文化继承、传播和创新的生力军。在我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理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方法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当前,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彼此合作关系的日益密切化和依赖化,必然会对上层建筑范畴内的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面临的挑战
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逐步显现,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几近无立足和生长之地。不难发现,现在的大学校园充斥着“洋节热”、“留学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洋品牌”、“好莱坞大片”、“美剧”趋之若鹜,而对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是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假期到来之际,人们也仅仅把它们当作无任何文化内涵的“普通假期”。社会对人才选择标准的片面化导致大学生在中文写作时要么提笔忘词、无从下笔,要么“洋句式”连篇、文不通句不顺。
据调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如古诗词、古文,极少能有大学生做到日读夜诵,了解的一点皮毛基本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更不用谈做到应用自如,或从中汲取成长的养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引发的一些文化压力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我们应正确、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尤其是青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面对由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引发的文化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或盲目跟风。大学生在课余宁可花大量时间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收看热门娱乐节目、浏览各类论坛,也不愿意到图书馆补充文化知识。一些大学生受到当前社会“快餐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习和工作中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文化观的选择以短、平、快为标准,从而造成了个人发展的短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和持久效应,“一阵风”似的流行现象在当前高校中时有出现。
二、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面对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是要闭门造车,首当其冲地是要准确分析新时期的特点从而有效把握机遇。
新时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可能与人类文明大背景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属于人类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看到,国外有效的文化育人方式值得我们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进行认真研究和借鉴。启发式的、引导式的、情境式的、多样性的,而非灌输式的、填压式的、结论式的、单一性的文化育人方式更能激发当代青年人的学习兴趣和认可热情。
当前我国在国际上始终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速,所以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文明取得发展和进步,正如“衣食足,知荣辱”这句话讲的,当前提升全民文化自觉自信已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技术带来的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手段和载体的多样化也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多样的、方便快捷的、效果显著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应该充分使用好这些方法和工具。
三、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对策
1.坚持主流文化在青年中的引领和主导地位。西方思想家威廉·A·多诺休在《新自由——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3]。
在我国,先进青年聚集的高校处于也应当处于引领和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也应当以此为主要内容。无论面对的文化挑战如何大,我们都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不动摇,培养青年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饶土壤,在发挥育人机制的作用中,应当将两者结合,打通应用,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内容来源。
针对当前青年人的特点,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关键在于调整说教灌输的方法,在兼采传统方法的同时,创新化、多样化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设计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的教育活动,诸如情景剧表演、社会调研、“说说身边事”主题演讲、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活动,使青年人在参加教育活动时能够坐得住、听得进,真正入脑入心。另外,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磨碎研细”,消除它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使之与青年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相结合,在“讲故事”中和点滴细节中“润物细无声式”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翻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每一个青年的文化责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也应以此为立足点,但继承和育人的前提是使青年人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进而激发他们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动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照搬照抄”、不经过转化的拿来主义、不加以“翻译”、不结合当前实际、不接“地气”的本本主义,只会让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心生“距离感”。可以通过编写和发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本、举办读书交流会、组织文化讲堂、参观文化成果、建立传统文化兴趣社团等工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帮助青年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完善“引进来”和加强“走出去”战略。跨文化交流与学习是必要的,在弘扬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接受外来有益文化,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文化上的自信,十分有益[4]。首先,完善“引进来”战略,进一步严把“入口关”。对于青年人接触到的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要教会他们自觉进行分析和鉴别的方法,引导他们看清这些糟粕的狭隘性、低俗性等弊端。例如可以组织电影赏析会,引导青年辩证分析“好莱坞大片”的文化内涵,对于精华的部分予以学习,对于糟粕的部分如“极端个人主义”予以摈弃,并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青年树立对于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其次,加强“走出去”战略,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声音”的广度、深度和频率,更多组织大学生到国外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切身处地地感受文化的自豪感。还可以组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青年人在回国后举办报告会和交流会,使没有参加交流的青年产生同龄人间的在文化自信上的共鸣,进而激发深入、持久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4.培养和激发青年的文化主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关键还在于使受教育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承担起继承、传播、建设和创新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不应使青年人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被教育者,我们应大力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文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使他们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第一,激发潜在力量,参与设计,心生共识。基于长期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参与活动极为积极的青年往往是青年组织的一员,作为其中一员,其本身就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对于活动的认同就会颇高,因此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因此,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立与青年的沟通机制向广大青年征集文化创意设计方案,使更多人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提高青年参与的热情。第二,建立双向机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宣讲教育方式,即自上而下的传达,使青年人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且少有反馈,长此以往,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感必有所影响。鉴于此,可建立双向机制,使青年在引领下表达共识,将自上而下的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表达相结合,进而找到契合点,以更好地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可以在调研青年人共识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以引领,使设计文化活动的理念既来源于青年意愿又紧跟时代主流,提高文化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
5.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基础课教师为主的文化育人队伍。新时期高校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要打造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基础课教师为主,其他基础课如大学语文教师为辅的文化育人队伍。
应加强对文化育人队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训,为他们创造更多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机会。文化育人工作者自身也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熟悉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分析各类文化的方法,尤其是要熟练掌握使用新媒体的方法技巧,及时跟踪世界先进文化的走向。在结合现实国情,借鉴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育人的先进方法基础上,努力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雷亮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8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yjx/57105.html下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力课堂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