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摘 要:动机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 是\"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任何时代的教师都在为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烦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即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前提,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如何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动机理论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计算机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但是高职学校的生源在质和量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都经历了高考的挫折,多数学生是在一种无奈的心理状态下选择了高职学校,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正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给高职业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
1.学生现状分析
1.1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现在的职高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兴趣普遍较低,甚至部分职高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业的成败是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在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
我个人认为: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提高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2.在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分析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也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他们对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因此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同时,由于这批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影响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不良的学习氛围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2)外在因素分析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学习不能对他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授课无吸引力,考试方式陈旧且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已成为一个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质量提升以及良性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直接导致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的后果。
总之,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学校和教师以及外界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学生对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是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教学中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的构建
3.1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的构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论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思想,同时考虑到我校目前办学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一个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模型。此模型可以用图1进行描述。
3.2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1)动机设计教学过程的研究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划分为: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本应用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细分为:理论课,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实践课,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的两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不同的课型,一方面既要考虑到各种动机设计模式的整体运用,又要考虑到不同课型动机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优化配置,才能发挥动机设计的效果。
(2)研究实践课动机设计教学过程
实验操作:运用"自信心动机设计策略"进行动机设计。它的基本思路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在一定难度任务条件下,接受学习挑战的自信心,使学生建立自信,最终实现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般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回顾本节基本的上机操作步骤。2)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贺卡。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构思电子贺卡。4)学生上机在Word中对电子贺卡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贺卡。
(3)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采用计算机课程动机设计策略进行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总体来看,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被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和维持。
通过教学,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明显提高,在对学习的兴趣、坚持性、学习主动性和情感、自我效能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并且,通过课下师生的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我的动机设计教学策略是认可的。这说明我的计算机课程动机设计教学策略有初步的成效,为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日益娴熟,拥有较高的自信心、满意感,可给学生创设较多的成功机会,树立成功的榜样,让学生在自身的进步中体验成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明,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4.结束语
高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水平低,学习无力感较强,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具有动机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归因。
动机理论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经过开展有效的教学尝试,已逐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动机理论的教学策略,并将其逐步推广,真正意思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教学与动机作用[J].教育与理论实践,1992(3)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贾立杰,学习动力模型的教学设计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4]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赵立影,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基本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上一篇:用赏识教育培养优秀研究生
下一篇:刍议中职网络课程资源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