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等学校共有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其中,第二类学校在我国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2]。
计算机学科各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需侧重实践教学[3]。但是,有时课程的实践教学过于模板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虽有部分课程的设计采用了分组教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小组成员只是旁观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开发中[4]。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结合学校特点,我们探索出一种“赛学创”人才培养模式。
1 模式的内涵
1.1 竞赛激发学习
参加各类竞赛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竞赛内容以实际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趣味性、挑战性,竞赛题目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需要学生分析现象,具体设计甚至制作产品,对各种新问题能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技术去解决。从资料收集、方案拟订、设计与调试到撰写设计报告,都由学生自行完成,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竞赛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外,打破专业限制,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未知领域,完善知识体系和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竞赛获得的成绩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更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
1.2 学习培养创新
在竞赛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验、撰写总结报告,不断吸收科研和教学新成果,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研究、探索和突破。竞赛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而且经常涉及多门专业课程,需要学生不断查阅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总结创新方法,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从事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展现出“学习有思路、动手有办法、创新有平台”的良好局面。
1.3 创新提高竞赛
学生要想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好的成绩,不单要具有扎实的学习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创新方法解决竞赛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当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了创新能力之后,他们在各类竞赛中将展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并可能获得突出的竞赛成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认可后,体验到应用创新方法在竞赛中带来的成就感,又会自觉地向更高难度的竞赛挑战,这时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推动“赛学创”螺旋式的持续发展。
2 具体做法
2.1 积极参加竞赛
适合我校计算机学科各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主要有3个。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5]:该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6]:该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7]:该比赛通过政府协会搭建平台,骨干企业引领技术方向,采用实战性和挑战性较强的比赛方式,筛选出一批高度切合我省IT企业需要的人才。
我校在组织竞赛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宣传力度: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我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学院网站、人人网和微博等学生较为喜爱的网络工具,提升各项学术竞赛活动的知名度。2012年,我院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比赛。学院网站专门开辟了专题版面,报道本次赛事各项组织工作及比赛盛况。本次比赛不仅获得了各参赛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而且使智能车竞赛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多个专业的众多学生纷纷加入到智能车比赛队伍中来。
(2)加强后勤保障:为保证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各项竞赛,学院在为各项赛事参赛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一旦发现由于准备比赛而影响到正常课业,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与相关任课教师讨论解决办法,使学生比赛学习两不误。同时,指导教师积极与学院后勤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学生生活方面的困难。
(3)鼓励适度竞争:在各专业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培训过程中,为鼓励和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竞赛,我们在扩大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和竞赛实验室规模的基础上,完善各竞赛校内选拔培训制度,提倡合作,鼓励竞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拔出最终参赛的队员。在校内选拔赛中,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逐步形成一个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参赛团队。
2.2 激发学习热情
(1)出台鼓励政策:为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学院制定了相关的评奖评优政策。评奖评优政策对于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参赛的学生,制定了完善的奖学金评定制度,获奖学生根据所获奖项将获得相应的奖励。为了肯定未获奖学生做出的努力,学院根据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
(2)注重传承交流: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定期整理相关材料,包括常用知识点整理、技术难点交流、
赛后总结等。通过开展新老队员交流会,老队员展示他们的竞赛作品,并介绍比赛心得,总结比赛经验;每一届均挑选部分骨干老队员,在新一届比赛时继续参与交流,保证新老队员的顺利更替,在竞赛队伍中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传承氛围。同时,定期与兄弟院校保持联系,交流比赛经验,共同组织交流赛,互相促进。
2.3 加强创新培养
(1)配备竞赛导师:针对各类竞赛,我们逐步建立一系列稳定的专业学科竞赛指导团队。由于学生一般只能参加1~2届比赛,流动性较大,而指导教师相对稳定,为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我院对参与竞赛指导的教师采取奖励措施。由实践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优秀本科生进行科研传、帮、带,形成教师与学生合理搭配的科研团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科研实践积极性。
(2)开放实验设备:为了让更多师生有机会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科创活动,我院开放了部分实验室,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如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立开放实验室和空闲设备信息公示制度,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地查询和使用实验室资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设备,为参赛学生的创新实验提供平台。
3 实施效果及展望
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的主要成果有:每年以理工科学生为主,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均有10人次以上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2011年获得全国一等奖。智能车队于2009年组建,迄今已连续参加了四届比赛,2012年获得电磁组全国一等奖和摄像头组全国二等奖;2013年获得光电组全国特等奖和电磁组全国二等奖。软件工程专业3名学生组队参加第三届福建省“海峡杯”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最终获得银奖,在这次比赛中,全省共有十支队伍获得金奖和银奖。
我院学子在各类竞赛中的成绩逐年提升,证明了“赛学创”模式的运转已具雏形,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但是,如何保障“赛学创”模式的持续发展,如何选拔学生,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都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2] 李淑敏,闵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初探[J].大家,2011(24):84-85.
[3] 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1(2):103-107.
[4] 项炜.以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12):207.
[5]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EB/OL].[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