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探析模拟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

探析模拟情境教学法理论依据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论文摘要]反映论的原理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消极的、被动的产物,而是在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的认识是后天形成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论的论述中所阐述的,客观存在是意识根源,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情境教学法正是运用反映论的原理,依据客观存在对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原理而进行的认识活动,客观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

  [论文关键词]模拟情境教学法,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事先有目的地设置具有能够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场景,用语言进行描述或布置相关模拟场景,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场景中,以亲身体验方式去感知和领悟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能触及学生的心理反应、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警察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公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心理学、行为学及管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体验激发情绪、习惯积淀品质、行为改变认知”为宗旨,在模拟现代警务的实战情境中,通过外在的行为体验,达到激发学生的情绪,锤炼学生的意志,改变或重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一门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了行为训练的方式,把学生置身于教师事先创设的现代警务的实战情境中,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心理素质和临战心理素质为目标,借助各种高空、低空、地面的训练设施,通过以团队意识训练和挑战个人极限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各种项目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诠释和领会教学内容,感受项目训练的意义所在。整个训练的过程遵从了以下几个理论依据。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绪心理学理论认为,情绪和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并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着各自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两者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愉快、兴趣等正性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协调、促进的作用;担忧、沮丧等负性情绪,则对认知活动起着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起学生正性情绪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脑科学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在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是教师坚固的专属领地,即使是在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后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加入了多媒体、讨论课等较多元素,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这时的教学过程所调动的主要是学生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在现代的模拟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同时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双主体”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亲身体验而后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情境体验中的感受。这使得大脑左右两半球都处于积极活动中,当学生进行行为体验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当学生体验过后进行分享和交流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处于兴奋状态。只有当大脑两半球在不同的行为刺激下,处于交替兴奋、抑制或者同时兴奋、协同工作时,才能大大激发大脑的潜在能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的教学宗旨之一就是“体验激发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双主体”的互动,采用体验式教学这种当代最为推崇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放松心情、快乐体验、用心感受、用脑思考”。所以在学生体验之前,教师首先要通过一些互动性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然后把学生置于模拟的现代警务情境中,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项目规则,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的状态,有助于调动他们丰富想象力和强大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用自己及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项目任务;其次,在亲身经历和体验后,每个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根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分享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这时,学生们的大脑左半球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实现了由感性体验到理性思维的跨越。他们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获得了对教学内容正确的感性认知,透过对直接的项目感受去领略人生中更多的感动、更深的感受。这是由于在大脑两半球同时兴奋、交替兴奋中,学生收获了更多的领悟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学生一次次的挑战和体验中、一次次的分享中看到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团队的凝聚力在不断地积聚。

  二、认识的直观反映原理

  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一是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我们在“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课程教学中创设了模拟的警务实战情境,这些情境虽然是人有意识创设的模拟情境,但却是对客观实在的现实警务活动的真实反映。而这种客观实在的情境,先是由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或模拟的场景表现出来,然后把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警务情境中,让学生在这种预设的情境中感受现代警务活动,在这种与自己未来工作相同的情境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调动起自己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模拟情境中,按照项目任务和规则,调动自己一切外在的、内在的和潜在的因素,通过挑战训练项目,形成对客观现实的积极的、正确的反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直接的感受去了解客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促成学生对所体验事物的感性知识的形成。

  三、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原理

  有意识心理活动是指行为活动主体对客观世界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而无意识心理活动是指行为活动主体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注意、再认、重现、想象、表象、体验及逻辑思维和言语思维等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识记、再认、表象、想象、注意、体验及非言语思维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自觉认识和外部体验的统一,而无意识的活动是行为活动主体对客观世界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意识活动,只有实现两者的统一,才能对客观世界作出全面、准确的把握和判断。

  模拟情境教学的本质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态度和情绪的全面体验,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根据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行为主体单有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根本无法单独完成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和改造自然的任务,还必须尽可能地调动行为主体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功能,促使行为主体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地工作。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课程教学,就是在明确的项目任务、项目规则、项目模拟情境的前提下,在学生有意直觉、有意注意、有意体验等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中,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情绪传染、行为传染,激发个体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对所体验项目的完整的认知和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过程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心理活动中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作用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双主体”,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一条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另一条是情感信息交流回路。这两条回路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在知识信息交流回路中,教师教的知识内容是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是信息载体;在情感知识交流回路中,教学“双主体”中的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是信息,而师生的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是信息载体。在两条信息回路中,必须保证双方的信息回路畅通,如果任何一方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效,只有当两条回路都通畅时,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互动行为,实现了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两条信息交流回路的作用机制:一是在知识信息的传达、输送、反馈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设定教学情境、布置项目训练任务、规定项目执行规则并把这些教学内容用语言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来实现知识回路的畅通;二是在情绪的调动、情绪的变化、情绪的反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体验之前,通过热身、团队游戏等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课程进行中通过模拟现实的警务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导入解救人质、突发事件处理、群体性事件处理、治安盘查等实战情境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情绪表现、行为表现、语言表现,在这一情感回路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互通的、互为影响的。当学生在体验中陷入困境时,教师便会以暗示、鼓励、支持的方式给学生加油打气;当看到学生完成任务后的兴奋与激动情绪时,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当看到学生的成长时,教师也会被感动。

  正因为“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信息交流与情感信息交流回路的通畅,才使得这门全过程贯穿情境体验教学法的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是对他们的人生影响很大并且记忆深刻的一门课程,这种通畅的信息交流给他们给来很多收获:一是让他们改变了对课程最初的认知;二是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三是通过课程学习,体验到了大学生活中缺失的许多感动;四是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同学,重新认识集体;五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时间上这门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15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