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论文摘要:分析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共享型资源库建设的要点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职;共享资源库;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丰富、开放、多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的互换共享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各类中职学校不同于高职高专学校,学生专业理论低,自主学习能力差,专业不统一,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特点与要求、培养目标上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在资源库建设大都各自为政,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建设,各中等职业学校在资源库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资源良莠不齐、资源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不合理、资源组织调理不清,校际间资源不能交流、管理不力、资源匮乏、使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建设适合中职学校的共享型资源库已成为各类中职学校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共享型资源库建设的要点
第一,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各项资源标准是实现广泛共享的基础,因此各中职学校教学资源建设首先要遵从已有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技术标准,例如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以及国际通用的LOM标准、SCORM标准等。另外要规范专业领域中关键词的称谓和定义,遵从统一的术语表,倡导使用为广大教师熟悉的教学术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学科、年级、资源种类、文件格式等进行定义时要依据统一的规范标准。
第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要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为核心,面向海量资源处理,成为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中职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应该包含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三个方面内容,有些学校在建设中将这三个方面分开建设,笔者认为这样会造成重复建设,不仅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因为它们最核心的就是教学资源,教师上传一次就可在三个方面一起使用,不仅减少工作量而且便于资源的管理和检索,提高使用率。资源库必然要从单纯的资源的集合走向基于资源库的应用系统。因此建议中职学校在建设中将这三个平台统筹考虑,使系统之间无缝联接,提供一站式资源查询服务。
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应统一规划整合学校各类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在一致的、标准的架构原则下,实现共享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与应用平台设计要遵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的原则,要有序建设、科学地策划和具有前瞻的意识。从建立资源单元起步,建立库资源建设的规划标准与架构模式,使构建的各个单项部分都能成为共享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硬件平台,解决学校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
第四,教学资源的组织与集成应建立在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基础之上,为使教学资源建设更贴近中职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从岗位调研开始,所有参与资源库建设的老师都要不断去企业调研、去一线工作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根据调研结合企业需求,设计建设具有中职特色和适用性的专业课教学资源库。认真研究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所覆盖的工种及相关专业技能标准,认真研究中职学生的专业方向,系统设计中职学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以专业理论、教改方向、专业类别、学科范围、课程目录为指导,根据课程特点及教与学的需要设置体系,在实践中整理资源,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用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完善资源。资源库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体现出多元智能,与生产实践、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教与学的高效能、最优化。
第五,资源库建设中要注重完善库类别、规范数据格式、合理组织资源结构。要实现网络课件库、网络课程库、学科信息库、试题库、音频资源库、视频资源库、图片资源库、教学案例库、学生作品库、文献资料库建设。用户不仅可自己维护资源库,还可以自主定义库的类型,同时还应统一文件的格式和类型,便于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资源。通过优化,使数字资源得到合理组合,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通过提供多套存储方案,实现资源在任意地点部署,通过建立符合规范的数据格式,在不同类型的资源库之间实现重构、交换资源数据,甚至与远程教学平台无缝连接。资源库应基于WEB的应用模式,使教学资源制作、管理,信息发布、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与交流都能在网上进行。实现多种检索功能,如按照学校导航、年级导航、学科导航、资源类型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提供各类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辅导。提供完善的网络课程库、课件库、素材和案例库、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学科课程学习。
第六,资源库建设中根据学校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和其他资源情况,确定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有利于发展扩充、性价比较高的建设方案。既要满足目前的需求,又要具备可扩展、可升级的能力,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在系统关键的设备配置中留有适当的余量,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尽量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和构架,以面向服务的标准构造出共享资源的框架,在统一的规划下做好整体信息利用,在网络通信、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在登录方式上建议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资源库平台用户界面要简洁合理,使用便捷;用户不需要网络或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以轻松地进行远程网络的教与学。资源库系统在考虑提供丰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界面友好,使用便捷,以及管理和维护方便的方便性。若使用复杂,将会导致使用者望而却步。因此,在设计时,凡是可有可无的模块坚决不要,对于较复杂的模块,力争在界面上、人机交互方面进行优化,有效提供了系统的可用性。
二、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成败在于管理
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软件方面的管理,二是人员的管理,两者缺一不可。
第一,软件方面要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个人会员、学校加盟、共建共享和积分等激励机制,鼓励用户贡献资源,贡献越多,积分就越多,回馈就越多,可下载使用的资源就越多。另外,针对IP控制的方式,可以实现校内外用户不同的共享权限,比如,提供本校用户免费下载等设置。
第二,人员管理可分为学习资料的制作者(教师)和学生两大类,对于教师管理学校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职称、工作量评定激励教师制作和上传教学资源。
学生管理应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大中职学生通过资源库平台学习的考核力度,学校一方面在资源库教学平台上,建立适合学校本专业适合学生的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资源库平台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全面发动,积极引导,充当学生随时学习的重要支持者,有效强化资源库平台的学习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随时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全力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引导并鼓励他们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按层次设置学生课程,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其中,构建网络分层管理,开展个性化学习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在资源库平台上的成绩纳入到学生考试评定当中,从制度上保证资源库平台的正常运行,提高资源库的使用率,解决教学库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等问题。
三、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中职学校的资源库首先要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第二,中职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必须有企业参与,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就业服务,更好地为合作企业培训用户、员工提供有效便捷的教学资源支持。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相关人员,按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以发挥职工、教师、学生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教育资源库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可以实时跟踪专业技术在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的技术人才将自己的技术理论和现场经验通过共享型资源库平台进行交流,使学生和职工受益。
第三,基于中职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低,起点低,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资源库建设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素材库中加大动画、虚拟模型、软仿真等具有较强交互性和指导实践性的课件、软件系统资源所占比例,减少文字等枯燥素材所占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借助这样的资源在实际操作前进行反复模拟实验、设计、操作、演练等,从而提高在实际操作时的准确率并缩短学习时间,取得良好效果。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必须具有较强的演示性、交互性、指导实践性。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以提高中职学生发展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而不在于建设的理论有深技术有多先进,重要的是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通俗、简单、易懂、易操作、有吸引力,实施全覆盖、多层次、高质量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努力使中职学生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学气,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资源库建设系统工程是教学创新,是将岗位技能虚拟形象化的表现,以实现其教育与培训的功能。这种教学方法必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启一个广泛、高效、终身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平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