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精神,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拓宽对体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认识,用具体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方案。文章发表在《小学教学参考》上,是小学老师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1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1以《决定》精神为指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教育处于研讨、争鸣的变革时期,知识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我国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1994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计划”;1997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又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诸多因素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层次、多视角地阐述了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内涵。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对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确立的宏伟目标。
1.2以社会与个体的需要为原动力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社会需求,社会呼唤体育,体育社会化是发展趋势;二是个体人才素质发展的需求,体育之所以能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伴随终生,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人们健康的角度来看是如此,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亦然。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新世纪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趋势。
2 拓宽素质教育的理念
2.1实践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
教育工作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拓宽本质教育的理念认识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确立面向未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有二:一是掌握基础体育知识、技能是为更好地探索体育空间领域;二是提高体育健康思想的理念认识是人才具备的基本条件。拓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的认识:二是体育知识、技能教育的认识;三是体育保健教育的认识;四是自我养成教育的认识;五是体育欣赏、鉴赏能力的认识:六是体育组织工作的认识。
2.2用具体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方案的形成
素质教育理论是指导创新方案形成的关键问题。素质教育理论是一个宏观的概念,通过宏观的理论概念去定位微观的实践方案,用具体的理论去指导创新方案的形成。所谓具体理论,其一是“健康第一”教育思想,表现为体育知识、技能的认知,健康知识的认知。社会知识的认知;其二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表现为知识结构、人力智能结构、物质条件结构、内容体系结构的改变,是指导创新方案形成的关键。
2.3选择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溶入。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工作进行的。教学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计划的灵活、教学目标的可行、教学内容的实效、教学方法简洁与新颖、考试标准综合性、考试方法严谨性,是体育素质教育溶入、实施的体现。
(2)素质教育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溶人。课外体育活动是教学的补充,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分化、泛化、自动化阶段,为实现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溶入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个体需要得到自由发展,又能实现课内外的互相补充作用。
(3)素质教育在运动训练中的溶人。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它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优秀体育人才,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达到以提高带动普及的作用。在运动训练中溶入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需要。能起到带动性作用,实现共同提高。
3 建立体育素质教育的创新体系
3.1体育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现状
素质教育是指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和谐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的专门属性,决定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新的世纪,世界教育思想的变革驱赶着我们必须顺应新趋势的发展,对构建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体育素质教育的构成性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在各种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谁也无法取代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论的思想,经过筛选优化组合,在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构建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体系。
3.2体育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的确立
创造力就是依据一定目的,坚持运用一切信念,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食人价值的智力产品。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发展体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构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必须把创新作为前提。创新素质包括许多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冒险、信心,好奇是创新的萌芽,冒险是创新的动力,信心是创新的保证。知识的传递将发生深刻性的变化,知识内容的本身,将过渡到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体系的把握,将过渡到知识的形成和共性;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过渡到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因此,高等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确立要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个性的形成,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发现法,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培养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中发(1999)9号,1999-06-13。
刘锡芳。试论以认为中心的体育教育评价取向[J]。体有与科学,2001,(2):75-77。
小学老师论文发表须知:《小学教学参考》杂志由成立于1962年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广西教育学院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西社科优秀期刊。以小学语文、数学两科为主,兼顾其他各科的教辅类刊物(设有语文版、数学版、综合版)。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一本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读物。特别欢迎黑龙江、甘肃、河南、四川、新疆、内蒙古、辽宁等地区老师的来稿,只要内容合适,并有一定的质量,将优先录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578.html上一篇:试论共享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