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作为街区中重要的历史痕迹,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肌理内涵和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 肌理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bric of neighborhoods 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traces of blocks, has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Blocks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bric of this cont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to explore the fabric of ou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o protect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exture ,measures
1 绪论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观层面的核心概念,由于与宏观和微观层面相比,中观层面的保护可操行较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本文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入手,分析了现有街区肌理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由来,并以此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的对策和肌理保护的工作重点。
2 历史文化街区肌理内涵解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街区的肌理和格局,因此,必须从历史文化传承中去解读肌理的内涵。就保护而言,其核心问题就是“历史肌理生成特质”的保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说就是说文化保护的价值取向【1】。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述说。
2.1 地域特色鲜明的街巷格局肌理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不同的文化造就出各地不同的街巷空间肌理,随着文化的传承,街巷格局肌理的文化底蕴也越来越深,街巷肌理中留存的记忆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格局肌理,街巷的宽度、长度以及周边建筑的尺度形成了一个个地域特征明显历史文化街区肌理。这种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街巷格局肌理不仅承载着当地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发挥出特有的文化气质,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2.2 各式各样街巷的组合形态肌理
从我国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中可以看出,大多的建筑都是因地制宜,根据的地形的走向安排建筑的布置,因此也形成了各地多种多样的自然街巷组合形态,如安徽历史街区的“鱼骨状”街巷肌理与苏州历史街区的“棋盘式”格局肌理,成为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
2.3 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院落肌理
多元的地域文化业形成了多元的居住形式。文化的差异,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差异,而生活方式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人们吃和住上。每个历史文化街区都有着自身生活院落空间,也就是场所空间,单个的场所空间往往一样不大,但许多的场所空间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活院落肌理,如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前店后宅的建筑,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特色所在。
3 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现状
3.1 原有街巷保留较少,新建建筑肌理缺失
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体现于一街一巷,但随着城市更新、改造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外围正遭受着不断的侵蚀,其中以城市改造对历史文化街区肌理破坏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卫生坏境不好的历史街区。许多城市在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采取新建街区,延续风貌的改造模式,街区原有街巷破坏严重,以苏州为例,从较早的桐芳巷小区到稍晚的狮林苑小区改造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模式。有些城市更是连基本的风貌延续都都不提了,如福州三坊七巷地区完全动迁居民、拆除旧街巷,使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 【2】
3.2 街区肌理更新太快,历史节点逐步淡化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延续载体,有着它的动态性。但现有的街区更新模式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更新速度太快,肌理破坏殆尽,尤其是一些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历史节点,由于在更新过程中没能得到重视,大多遭到破坏,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3 现有规划引导性差,操作层面实施困难
现有的各种保护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现有规划通常只是理想情况下的规划,针对于保护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因此保护规划实施起来的都比较困难。一方面除了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外,规划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协调也占有很大的因素。政府作为规划实施主体,在做好规划后,也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很好的对规划进行实施,保护难度进一步加大。
3.4 街巷格局尺度缺失,风貌破坏较为严重
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的宽度和高度一般都符合一定的比例,最大满足人们的心里和需求。但现有的各类保护规划中,虽涉及街巷尺度的保护,但通常研究原有的尺度关系,造成新建的建筑和街巷虽符合一定的比例,但在无形之中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肌理。
4 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对策研究
4.1 规划层面
4.1.1 提高规划人员水平,严格控制规划审批
保护规划对规划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地段的保护,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认识和分辨出历史地段中重要与不重要的部分,才能更好的运用规划手段进行保护。因此,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首先就应从规划源头下手,落实每一个规划编制人员,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设立相应的规划师责任制度,明确规划师的职责,更好的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
在规划审批上,更应严格把关,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应重点审查街区原有的特色肌理所在,以及原有肌理在现有规划中的落实情况。一些重点历史地段尽量保持原状,必须改造的也必须通过相关的论证研究,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
4.1.2 引导规划从指导性层面走向可操作性层面
对于如何更好引导规划从指导层面走向操作层面,作者认为可以引入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附加图则的做法,在保护规划中明确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的原则,在相应各地块图则中确定建筑保护范围、街巷尺度、公共通道、广场以及绿地,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定图则,真正把保护规划从引导带向操作层面。
4.2 政府层面
4.2.1 提升保护规划地位,加强规划立法
新的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是规划行业的一个春天,但规划法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肌理如何保护却没有很明确的说明,而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作为历史文化地段的重要特征,一旦保护不周,将会打断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延续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政府因从设立相应的保护标准或准则,切实提高保护规划地位。
4.2.2 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护文化街区肌理
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应当原封不动的予以保护,但如此一来,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中只有当地的居民才最了解街区的肌理和文化,我们在保护街区肌理的同时如不能很好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当地居民就会大量迁移,丧失街区中原有的文化氛围。政府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体,应积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中居民生活水平同时尽量较少对街区肌理的破坏。
4.3 居民层面
4.3.1 积极参与规划编制
历史文化街区居民作为生活在街区中的主体,要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规划编制会议,这不仅是履行义务,而且也是维护自身的权利,规划人员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中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只有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使规划师们做出真正符合当地实际的保护规划,实现共同的利益。
4.3.2积极举报违法现象
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作为文化延续的宝贵资源,保护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应当是大家共同的目的。许多城市规划执法部门人员少,但管理的历史保护区范围广,对于经常出现的一些乱拆乱建现象不能及时的发现,这就要求当地居民积极举报,共同保护好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资源。
5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街区肌理的保护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划标准。肌理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文化基因,只有很好的认识它、了解它,才能使我们能更好的保护它。同时为了使文化的延续性能长久的留存,我们更应彻底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一街一巷、一点一面,使历史文化街区肌理文化能够永久的延续。
参考文献
1 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07(5)
2 夏剑,王勇. 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0(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920.html上一篇:道路工程项目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