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全球化使民族融合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民族消亡的隐患,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也面临着湮灭的威胁。本文通过蒙古族幼儿的民族教育对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详细阐述,进一步挖掘出了蒙古族幼儿民族教育对幼儿园建筑本身的要求。蒙古族幼儿园建筑作为蒙古族民族教育的物质基础,对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幼儿园;建筑
在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蒙古族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在蒙古族产生与发展的漫长旅途中形成了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古族文化,即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标志,是该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原动力。每一个民族对其民族文化都有着不可掩饰的适应性和依赖性,反言之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其所属民族来说都有着自身的合理性和唯一性,所以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彰显自身特点的最重要的因素。民族中的每一个成员在生活中都不断吸收着民族文化的养份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并在自身的成长旅途中完成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使命。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整个民族的发展,传承民族文都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然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同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各自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速传播,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每一个民族都必须面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湮灭或被同化的现实。
一座古建筑物受到损毁后,可以维修甚至重建。可是有些事物在受到冲击后消失,是无法复原的,比如说文化,尤其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如何保护与传承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迫在眉睫的课题。
没有离开文化的教育,也没有脱离教育的文化,文化与教育是离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可以赋予教育以品质,赋予教育以内涵,教育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功能反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以升华。所以,要使蒙古族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首先要从教育着手。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国土面积巨大,民族非常多,是一个标准的文化多元国家。然而,在课程研究与实践领域,长期形成的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与编制体制,严重忽视了民族地方差异性的存在。如何依据少数民族地方实际需求和文化特征,深入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构建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学前教育中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实现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蒙古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幼儿园教学的课程当中。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课程得以传承。为了能够实现蒙古族民族教育的长足发展,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必须成为蒙古族幼儿园的着眼点,从而让儿童在更宽更广更正规的教育中接受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知识经验的洗礼,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蒙古族幼儿园在课程内容中要彰显其民族性,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从蒙古族传统的习俗、服饰、礼节、舞蹈、饮食、建筑、故事、谚语、歌谣、节日、体育等方面着手,下面对这些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归类。
(一)蒙古族生活文化
蒙古族生活文化课程主要指反映蒙古族服饰、饮食、交通、民居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课程。在服饰文化中,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一种古老的传统服装,蒙古袍的形式是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蒙古族一般有四类传统饮食,它们是肉食、奶食、面食和茶食。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帐幕等。蒙古语称“格儿”。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是蒙古族特有的称呼。因为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殊性,马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能把这些生活文化添加到幼儿园课程当中,必然会对加深幼儿对蒙古族传统生活的了解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蒙古族礼仪文化
蒙古族人性格非常豪爽,而且特别讲究礼节。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装烟、递鼻烟壶、请安等,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握手礼和鞠躬礼。蒙古族幼儿园如果将这些礼仪习俗的文化内容加入到课程当中,可以使幼儿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蒙古族礼仪文化,引导幼儿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的优良传统,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蒙古族文艺文化
在文艺方面,主要包括蒙古族民间文学、舞蹈、音乐。民间文学有史诗、诗歌、谚语、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内容。蒙古族是崇尚音乐的民族,“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蒙古族舞蹈也非常有名,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是蒙古族舞蹈特点,最具特色的动作有抖肩、马步、揉臂,在这些舞蹈中将蒙古族人民淳朴、粗犷、热情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蒙古族文艺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将这些蒙古族文艺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中,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对蒙古族文艺的认识和感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了解蒙古族人民豪放、热情、真诚的性格特征。
(四)蒙古族技艺文化
蒙古族在技艺方面的天赋,主要表现于工艺制作和民间医药等。蒙古族的工艺文化主要有:雕刻艺术,主要有木雕、石雕、骨雕等;织绣工艺,包括绣花、贴画等;织毯工艺,如蒙古毡毯;金属工艺,主要器具有铜火锅、铜壶、铜铃、奶桶、鞍花、马镫、包银腰刀、包银镶嵌木碗等;蒙古族装饰彩绘艺术;蒙古族图案艺术;蒙古刀,是蒙古族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特需用品,由于其鲜明的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一种备受人们喜欢的工艺品。在幼儿园中安排一些有关蒙古族工艺文化的课程,让幼儿对蒙古族民间工艺的艺术风格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发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作为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学也是蒙古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蒙医药学是蒙古族的传统医药学,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一套自有的理论体系。教师可以将蒙医学中的一些常识引入幼儿园课程,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同时了解蒙医学的独到之处。
(五)蒙古族信仰文化
蒙古族信仰文化,主要包括宗教、祭祀、巫术、崇拜、吉祥崇尚等。蒙古族民间有七种图腾神话。在这些神话中表现出了蒙古族图腾独树一帜的民族特点。蒙古族的祭祀主要有:祭天,祭火,祭尚西,祭祖先敖包祭祀,在幼儿园课程中加入蒙古族信仰文化,不但可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文化,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蒙古族文化的情感。
(六)蒙古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那达慕、祭敖包、千灯节、马奶节等等。在蒙古族幼儿园中加入蒙古族节日文化的课程,有利于幼儿在了解蒙古族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好的传承蒙古族文化。
一切教育理论的实现和文化课程的开展都需要一个实际的物质载体,即幼儿园建筑本身。所以要使保护和发展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任务在幼儿教育中实现就必须建设在艺术上符合民族文化特点,在功能上满足民族教育特殊需求,在技术上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幼儿园建筑。
在幼儿园建筑的艺术方面我们可以从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找到一些原形,经过抽象处理成为建筑创作的元素,从而实现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建筑创作中。在创作过程中还要结合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融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建筑。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建筑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让蒙古族幼儿在幼儿园建筑浓重的民族气息中得到熏陶,从而形成对自己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开设蒙古族特色的文化课程对幼儿园建筑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蒙古族幼儿园建筑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幼儿正常的文化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要组织不同空间,为开设民族特色的课程创造物质条件。民族幼儿园建筑不仅仅满足于现代幼儿园的功能要求,还希望建筑能提供民族文化教育的场所。这就要求建筑师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把握民族幼儿园建筑的本质,寻找文化、教育、建筑的切合点。在蒙古族幼儿园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对蒙古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真正明确开展民族教育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创造可以适应蒙古族特色教学的幼儿园建筑。
要传承优秀的蒙古族文化就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要实现幼儿教育的民族化教学就必须开设相应的课程,要开设民族教育课程就必须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即符合蒙古族特色教学的幼儿园建筑和场地。文化-教育-建筑这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筑在这个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创建一个能够满足蒙古族民族教学功能的幼儿园建筑是实现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3946.html上一篇:探讨高校行政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