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刘光同1 陈海峰2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遵义市三所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促进遵义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遵义市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刘光同 男,汉族,遵义师院体育系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
陈海峰 男,汉族,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它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然而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场地、师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遵义市三所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据此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遵义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遵义航天职院在校女大学生60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书籍,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0份,有效回收率96.7%。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遵义市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及主观参与倾向分析
表1 遵义市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参与情况
态度 人数(人) 百分比(%) 参与情况 人数(人) 百分比(%)
非常喜欢 183 31.5 经常参加 75 12.9
较喜欢 172 29.7 偶尔参加 462 79.7
一般 150 26.9 不参加 43 7.4
不太喜欢 21 3.6
不喜欢 54 8.3
从表1调查数据看,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较喜欢或非常喜欢的态度,占61.2%;只有少数女大学生不喜欢,占11.9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持一般的态度,即不喜欢也不讨厌,占25.9%,可见遵义市女大学生总体上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但是她们实际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却令人担忧,从表1中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但是真正能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却非常少, 仅占总人数的12.9%。可见,如何让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行动与态度一致是“阳光体育运动”在遵义市有效开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3.1.2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表2 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情况
参与动机类型 频 数 百分比(%) 顺序
健美减肥 247 42.6 2
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365 62.9 1
体测达标 118 20.3 5
结交朋友 37 6.4 7
消遣娱乐 172 29.6 4
丰富课余生活 236 40.7 3
磨练意志 58 10 6
其他 28 4.8 8
由表2可以看出,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健美减肥、丰富课余生活和消遣娱乐。可见,大多数女学生起主导作用的动机仍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占62.9%),有40.7%的女大学生参与动机是“丰富课余生活”,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生活态度的转变,认识了体育的重要性,已经把体育看成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磨练意志、结交朋友等其它参与动机,遵义市女大学生有不同比例的选择,这表明当前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多元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应用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中。
3.1.3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分析
表3 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及持续时间一览表
人 数 百分比(%)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次数
(次/周) 0次 43 7.4
1次 301 51.9
2次 130 22.4
3次及以上 106 18.3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持续时间
(分钟/次) 0 分钟 43 7.4
1小时以内 87 15
1—1.5小时 311 53.6
1.5小时以上 139 24
由表3可以看出,遵义市女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集中在1—3次,其中,有51.9%的女大学生每周只参加一次,有22.4%的女大学生每周参加2次,而每周参加锻炼在3次及以上的女大学生仅占18.3%,这与我国规定的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率3次以上”还存在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还有7.4%的女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更加注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方面,从表3中可以明显看出,有15%的女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有53.6%的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1—1.5小时;有24%的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1.5小时以上,这与国家规定的“使85%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需要各位体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3.1.4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分析
表4 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调查表
项目 百分比(%) 排序 项目 百分比(%) 排序
篮球 10.3 8 健身走、跑 22.8 4
足球 1.9 12 武术 8.4 10
排球 27.8 3 游泳 11.2 7
乒乓球 14.8 6 跳绳 30.2 2
网球 9.3 9 健美操 15.6 5
羽毛球 50 1 其他 7.4 11
由表4可知,遵义市女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羽毛球(50%)、跳绳(30.2%)、排球(27.8%)、健身走、跑(22.8%)、健美操(15.6 %)、乒乓球(14.8%)。这与女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生理和心理发育期,以及校内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有关。女大学生相对含蓄、文雅,使她们从主观上有意避开较激烈、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偏爱节奏感强、动作柔美的舞蹈类运动,以及非对抗性、活动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健身操等项目组织比较简单,锻炼环境比较优雅,运动量容易控制,因而深受女大学生青睐,多被选作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跳绳、健身跑因其对场地条件要求低、技术简单而受女大学生喜欢。
3.2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表5 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因素 百分比
(%) 序位 影响因素 百分比
(%) 序位
没兴趣,没意义 16.7 5 体育意识淡薄 44.2 3
学习任务重,没时间 61.1 2 场地设施不足 68.5 1
缺乏组织和指导者 22.5 4 没有一技之长 11.5 6
其他 3.7 7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场地设施不足,没时间是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分别占68.5%和61.1%,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遵义市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场地、器材方面的投入却没有到位,存在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现象,尤其是适合女大学生特点的场地、器材更少;对于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则是由于当前就业的压力和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广大女大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另外,缺乏组织和指导、体育意识淡薄、没兴趣、没一技之长也是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在遵义市女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课外体育活动持较喜欢的态度,而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仅有12.9%的女大学生经常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她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健美减肥、丰富课余生活。
4.1.2遵义市女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集中在1—3次,其中,每周参加锻炼在3次及以上的女大学生仅占18.3%;在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方面,77.6%的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在1小时及以上。
4.1.3遵义市女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依次是羽毛球、跳绳、排球、健身走、跑、健美操、乒乓球。这与女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校内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有关。
4.1.4目前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占多数。其中场地设施不足,学习任务重、没时间是影响遵义市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4.2建议
4.2.1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各部门应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价值的宣传力度,借助精彩、有趣的竞赛活动,使女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健身的价值,提高她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4.2.2 强化领导管理 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摇篮,应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增添学生喜爱项目的体育器材。
4.2.3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更新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知识,促使女大学生由强制性的“要我学”变为自觉的“我要学”,在“我要学”中灌输“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把参加体育锻炼变成一种伴随自己一生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徐昊,傅钢强.“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山东体育科技2009
[2] 张玉霞,鲁志文.河南省高校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彭敏.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