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试论加强大学生科研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大学生科研是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大学生科研的管理,有组织地实施科研规划,规范管理,抓好制度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科研,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少走弯路,为将来投身科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管理;途径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一个亲身了解、体会创新、原创性工作的机会和平台,一个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践证明,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所得到的重要经验,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增长而实施的重要举措。然而,对于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不足有待解决,因此,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大学生科研存在的诸多问题。
1.加强大学生科研的意义
科研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对大学生而言则是一种创新型学习方式,大学生通过承担或参与科研工作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成就,了解科研的设计过程,体会科研的艰辛,也可以收获科研的快乐,为以后自己从事科研或其它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方法。从根本上讲,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无疑是推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1.1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平台
由于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新名词多,内容比较抽象,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需要记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不爱上课,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让学生参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查阅大量资料,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打破了单纯课堂的教与学模式,使同学们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1.2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各种理论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使他们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增强了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认识自我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为今后就业、择业甚至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今后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大学生科研及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项目的运作情况来看,部分学生能够按照项目的预期目标出色完成:提交成果、发表论文、申报专利,并付诸实践。但部分的科研项目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缺乏诚信、半途而废、选题空泛等实质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个别教师中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薄弱,加之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很难对大学生科研进行高质量的指导,真正参与指导学生科研的人数较少,积极性不高;学校对学生科研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大部分教师被动接受指导任务,与学生的交流产生断层,影响科研质量;科研管理工作存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问题,只是按时间进度对项目进行形式上的管理,但内容方面无法保证质量。因此,加强科研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2.1大学生科研的选题定位问题
大学生在申报项目过程中,部分定位出现问题,存在内容大而全的空泛现象,导致科研缺乏实质性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这主要是学生专业知识缺乏造成的,但与导师的指导也是不无关系的。在科研选题时,由于部分教师的指导工作不到位,依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加之选题时间紧,学生对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并不明确,对关键问题也只能泛泛而谈,无法做到专一,更谈不上关键技术有何突破,至于将要碰到的困难则更无法预料。即使获批,在后期将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为完成任务,也只能在结题过程中东拉西扯,拼凑结题论文,造成结题成果水平低下,无实质成效,这对学校、对学生而言都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2.2大学生科研的诚信缺失问题
有些大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为追名逐利,摆不脱浮躁的心态,不能静下心去设计、分析、研究课题,而是利用一些违反科研道德的非学术手法,比如剽窃、造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学术观的形成。
2.1.1课题设计指导教师“授之以鱼”。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定位上,大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主体,指导教师原则上是指导学生设计课题的思想和方法,并在学生课题实施遇到困难时予以指导解决,应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但在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自己主动设计课题,而是将老师的课题重新整理改头换面进行申报,批准后学生很容易结题交帐。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讲,是一种资源浪费,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科研意识更是一种极不严肃的行为。
2.1.2科研数据造假。有些同学在科研过程中,态度不够严谨,科研方案设计存在先天不足,有些精力投入不足,甚至没有认真去试验。但为顺利结题和撰写论文,故意更改或伪造数据。个别同学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论文,拼凑出“学术论文”。
2.3大学生科研的毅力缺乏问题
科研意识淡薄,攻关能力欠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重科学研究,在投入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智力。后者只有通过活动参与者自身努力才能实现。很多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凭的是“三分钟热度”,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容易知难而退,避重就轻,追求“短、平、快”,使科研活动出现表面热热闹闹,实际“小打小闹”的不良局面。结果使科研活动无法起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能力的作用。部分项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波折后,被迫终止。即使有些项目勉强结题,但在关键技术上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2.4大学生学术氛围营造不够的问题
良好的学习、信息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从我院举办的一些“学术讲座”来看,参加的学生人数少,且大部分学生是研究生。究其原因,是一方面讲座的针对性不够强,缺乏灵活性,演讲者没有根据受众的不同适时调整讲授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这类学术报告显得比较枯燥,往往听不进去,常常有人“开小差”,无法实现举办讲座的目的,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2.5大学生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科研小组由3-4人组成,然而僧多粥少,有限的经费无法满足项目的需要,特别是缺乏基层组织的有力支持,没有设立专项经费,使科研规模无法扩大,从而更多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即使取得立项也无以为继,不得不忍痛割爱。
3.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引导学生少走弯路。科研管理工作表面上看是一种管理行为,但“管理出效益”,科学的管理将促进科研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大步前行;“管理出人才”,通过科研活动,可培养一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秀科研工作者。面对大学生科研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作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者,更应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管理的重任,为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3.1强化组织管理和诚信教育,把好选题关
3.1.1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全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局面。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领导、协调、研究和指导学院的学生科研创新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师生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师生参与率,形成全院上下重视、关心、支持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局面。
3.1.2加强诚信教育,引导、激励大学生科研良性发展。在大学生科研中,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诚信教育,对那些在科研上有不良倾向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制止,对那些发生了科研失信行为的,要及时批评教育,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依校规校纪处理。建立诚信的约束奖惩机制,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利益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而做到诚信科研。
3.1.3把好选题关。选准课题是搞好研究的基础,是确定科研的目标和主攻方向,是相当重要且有决定意义的工作,因此选题是决定研究成败的一个关健问题。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查阅材料,分析国内外近几年的期刊资料,了解前人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水平,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和宽度、研究的角度和结论等,明确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提出一个确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也有利于逐步培养选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就这一层面来讲,教师的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3.2搭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科研视野
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方学术交流的机会,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颖和最前沿的知识。一方面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等形式,分专业分方向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探讨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同本专业的著名专家进行切磋交流,得到他们的指教。另一方面是多方邀请外校、外国的教师以及社会上的学术名流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这样学生们能接受到不同风格的学术思想熏陶,活跃了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视野。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大学生科研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各种科研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了各社团和兴趣小组更好地开展科研学术活动,不但要制定相关制度,而且还要为各社团和兴趣小组都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科技类学生团体,开展技能培训、实践锻炼、设计竞赛等科研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诸如科研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与科研创新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3尝试制度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教师指导奖励措施
3.3.1形成“三会”制度:立项论证会、中期报告会、结题答辩会。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坚持“三会制度”,学院成立专门委员会,与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监督,加强成果质量管理。
3.3.2加强科研奖励制度建设。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成立导师团,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鼓励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激发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使其在平时加强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科研专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制订《大学生科技活动规划》、《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营造学生科研氛围,强化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措施。在学生综合测评方面,加大对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奖励力度,对于获得省市科研专项、科研成果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3.3.3尝试签订科研诚信合同。所谓科研诚信合同,就是在科研立项时,为杜绝科研过程中发生违反科研道德和科研管理规定的行为而由科研管理部门与课题承担者签订的以诚信为基础的合同。该合同的甲方是校教务管理部门,乙方是大学生课题主持人,而丙方则是其指导教师,丁方是学院。指导教师既是合同的见证人,也是合同乙方的担保人。由于丙方的存在,而使合同的履行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实践中,指导教师不仅指导学生的科研过程,而且对学生课题违反诚信合同承担连带违约后果。科研诚信合同的存在,对保证大学生课题的顺利实施并结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3.4设立专项经费,做好学生后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院通过相关科研制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足可撑起一批科研项目,圆一批学生的科研梦。这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更多地是体现了学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院一笔小小的投入,学生则倍感欣慰,进行科研的劲头更足,敢于迎难而上,进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3.3.5加大结题的审查力度,尝试执行“强制延期”。结题时,科研项目如不能达到当初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则应考虑“强制延期”的做法,促使科研小组继续进行研究,合格一批结题一批。
参考文献
[1]潘娌妮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与策略,南方医学教育,2009年2期,P9-11
[2]余燕等,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现状及对策,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年第1期,P54-56
[3]吴小龙,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P314-315
[4]夏婷,影响大学生科研绩效的因素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10期,P77-79
[5]付光玺,大学生科研失信问题分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23卷第1期,P88-91
作者简介:
施焕军,男,(1974—),测绘学院党政办副主任。
下一篇:儿 歌 诗 味 的 追 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