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对播音和主持人来说,其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但会影响节目本身成功率,也会影响媒体所在的声誉乃至于整个社会。新媒体时代,对播音和主持人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必须随之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学会使用各种多媒体、客户端,积极探索新型的播音和主持方式,为学生传递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最终为增强学生的行业竞争力服务。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播音主持
创新教育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双重加持才能保证他们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使命。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形式和载体日新月异,这对于播音和主持人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媒介素养的培育目标和教育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媒
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流行后,大量网络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这些信息真假混杂、泥沙俱下,如何理性认知各种媒体刊载的信息,如何对相关信息进行理智、客观、谨慎的评价,特别是对重大的舆情进行分析、审视、判断和思考,进行快速有效的应对和处置,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体的发言人,播音与主持人将直接面对用户,他们不但承担着播报新闻、传递信息给用户的职责,还代表着媒体的水平和媒体的品牌形象。所以,对于播音和主持人来说,其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但会影响节目本身成功率,也会影响媒体所在的声誉乃至于整个社会。而媒介素养会直接影响播音员或者主持人对事物发表的言论和看法,以及他们在发表这些言论中的行为和举止。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主持人得体谈吐,也是他们得体言行的综合表现。新媒体时代,网络言论发表更为自由,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言行的关注度和网络曝光度也进一步提升,再加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对信息的过滤、判断、思辨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对于播音和主持人来说,媒介素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于专业信息的认知能力上,媒介素养更多是一种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共同的体现,也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而言,媒介素养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培养中,也是专业能力之外的重要培育目标。
二、播音与主持人才媒介素养教学内容的创新
目前,新闻行业正面临业态环境的全面变革。新媒体的层出不穷、新闻传播方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受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从传统媒体时期的单一性变成多向性。受众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递中,这也就对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同样,作为媒体人一部分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必然受到这一大环境变革的影响。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媒介素养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应的对他们媒介素养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都随之发生变化。播音员和主持人所面对的最大变化就是,综合素质的要求比传统媒体时期大幅度提升。传统媒体时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其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播报新闻或者主持节目,而新媒体时代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基本上是采编播一体,甚至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还需要参与综艺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范畴早就突破了单一的信息传递,他们还承担着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中,用自己的专业底蕴和公信力引导受众认知,争取信息、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是新时代对播音员和主持人媒介素养的新要求,也是高等院校在培育播音员和主持人媒介素养方面所需要进行增加和变革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对播音和主持专业的学生媒介素养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信息的挖掘与辨识能力
自媒体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在海量信息中甄别有效信息,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媒体人重要的媒介素养之一。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而言,他们和普通的记者、编辑相比,即兴发表言论的概率要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发表言论的谨慎态度首先来自于对信息的认真鉴别。对信息的挖掘和辨识需要播音员和主持人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在该专业学生的教学中,除了播音和主持专业素养能力的教育之外,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淀和新闻传播学方面综合知识的教育力度必须加强,同时对新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特点方面的教育力度也必须深化,包括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将有助于播音员和主持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二)增加对媒介思考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用户开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如火如荼的网络直播也将传统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士也纷纷加入这一队伍。专业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想要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熟悉媒介,对于各种媒介传播模式做到了如指掌,对媒介和用户交流方式的差异性也要熟悉,同时还要对媒介中传播的各种信息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在全面了解和认知媒介的基础上,做到在不同的媒介中采用不同的播音和主持方式,以适应媒介自身的风格方式进行播音和主持。这对于播音和主持专业的教育来说,教学内容创新需要将职业和行业发展的规划和前景联合起来,在熟悉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中,让学生不断去了解行业本身,让他们自己形成对媒介的思考能力,从而把握媒介特点进行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培育共情能力和互动能力
传统媒体时期,播音员和主持人与用户的互动一般是单向的,由于传统媒体把握着新闻传播的话语权,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播音员和主持人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媒体的传播信息功能逐渐被弱化,新媒体的出现增强了用户的话语权,社交属性成为媒体继信息传递之后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媒体和用户之间构建良好互动。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对共情能力的培养,既学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调动和引导用户的情绪。其次,是能够在节目中积极和用户互动,并不断创新各种能吸引用户的互动模式。比如当下最流行的Vlog新闻,2019年两会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中,中国日报的《小姐姐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在这个系列新闻Vlog中,主持人和受众一起讨论采访两会应该穿什么衣服,如何找老记者去请教参访经验,用自己的视角去看人民大会堂,甚至还有自己吃饭的画面。这些独特新颖的互动模式就能很好地吸引用户。播音和主持的媒介素养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作为高校,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增加和改进教学内容,及时增删教学内容,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三、播音与主持人媒介素养教学方法的创新
除了教学内容及时增加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之外,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实践性教学上。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客户端。播音和主持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上,一定要引导学生与行业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比如目前流行的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申请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关注各种媒介的客户端。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就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介质来熟悉新媒体运营的流程、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的方式,体会用户和博主不同身份在网络媒体上进行信息传播的差异性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和比较,甚至包括目前大火的抖音和各种直播平台,他们和传统的直播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身先士卒,自己开着两微账号,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在两微账号上进行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新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的信息交流模式,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建立起完整的课上课下、线下线上学习的系统。传统的大学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互动方式很单一,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打造出全方位的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系统。比如利用慕课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分析,利用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播音和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课下实践,并非课堂内的教学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课堂上的内容和课堂下的学习指导能有机结合,利用强大的在线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沉浸式培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模式。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承担着人际沟通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媒体和用户之间的沟通。这也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课堂的教学之外,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还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教师可以采用大量的课外交流,亲身参与,形成榜样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和督促学生去接触媒体、接触用户、扩大视野,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积极探索新型的播音和主持方式,为学生传递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目前的播音和主持行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除了基本的专业功底之外,播音和主持的新模式也层出不穷,作为教师,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握行业动态,不断研究新时代播音和主持行业的发展规律,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所以,未来播音和主持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趋向于综合能力的抗衡。而媒介素养能力必然成为这一能力抗衡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这也是目前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竞争的优势。因为只有人才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增加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媒介之间形成良好融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虚拟主播首次登上新闻联播.2019-08-05.
[2]资媛.浅析融媒时代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艺术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4333.html上一篇:人格素养培育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