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目前小学礼仪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育
《三字经》中写到“人之初,性本善”,在教学中也经常说到孩子们是一张白纸。在当代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中,有学者利用破坏玩具和人偶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测试,发现孩子们对于破坏人偶的人有着强烈的抵触。由此可见,小学生是有一颗天性纯良的内心,有着对礼仪文化的追求。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学生却各自出现了不同的礼仪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苟不教,性乃迁”所致。由于我国特有的教育体制,对于学生的培养始终将文化课教学放在了首位。虽然课程改革推行了多年,这一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没有在他们犯错时进行约束,就造成了同学们“礼坏乐崩”的现象。
(二)成长因素
小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礼仪文化。在评价一个人时经常会说此人家教良好,就是指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在模仿父母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礼仪文化。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额发展,城市生活节奏也进一步加快,父母忙于日常生机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怀。而且计划生育以来,不管是制度的硬性要求还是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这样众星捧月的成长环境下,难免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少的学生表现出骄奢自大的问题。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西方文化的引入、社会不良现象、物欲横流的风气等等,小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在接触到这些坏习惯?r兼收并蓄最后导致了文明礼仪的缺失。
二、培养小学生礼仪文化的对策
(一)深挖教材
课堂是小学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当然离不开对课堂的充分利用。笔者建议,小学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生动的案例中,去体会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待人接物的利益。比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时候,小壁虎叫小鱼姐姐,亲切的称老黄牛为伯伯,看见燕子则叫阿姨。虽然在这过程中没有借得尾巴,但是它的礼貌却感染到了每一位同学。于是笔者抓住机会,教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礼貌的和朋友长辈相处,传承我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念。同学们通过这么生动的故事当然很容易就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自那以后同学们不仅对笔者毕恭毕敬而且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睦友爱。
(二)重视言行
在培养小学生礼仪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言谈举止的教育。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最容易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建议,首先对于学生的着装提出严格的规定。鉴于近些年小学校园内出现的一些攀比的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三观。通过穿校服上学的方式,减少同学间物质攀比的现象,而且在身穿校服的时候学生也会有一种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进行自律。其次,要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约束。比如许多学校的教室都张贴了学生规范守则,那么笔者认为也可以尝试将礼仪文化的规范具体化,让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借鉴类似“八荣八耻”的儿歌,让小学生通过拍手歌的游戏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老师树立好榜样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启蒙的作用。老师的个人品质和礼仪文化可能对学生终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应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仅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将他们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礼仪文化的人才。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同学们乱扔垃圾的现象十分严重,还因此被广播通报批评过。笔者意识到,盲目的抓清洁卫生的打扫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根治这个问题,害得从学生的礼仪入手。于是笔者在每次周五的大扫除中都亲身参与,带着同学们一起劳动。在平日讲课的过程中,笔者课后也会认真的打扫讲桌的粉笔灰与碎屑。这些点滴小事虽然不值得称道,但是同学们都看在眼里,通过笔者的濡染,学生逐渐意识到平日里的错误习惯。一段时间过后,乱扔乱丢的现象果然减少了,班级还多次获得年级的清洁流动红旗。
总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早小学教育中不仅要抓文化课成绩,也应该注重礼仪文化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