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必须依靠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更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和自强、自主、自治的意识,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观察力、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抓住一切教育机会,甚至瞬间的教育机会,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引伸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意识,什么是创新能力,明确创新对社会发展、对祖国和民族前途的重要作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对于自己长大以后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一番事业的积极作用等,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的教师认为创新就是让学生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拿名次。有相当多的教师迫于现实的教学压力,不敢贸然尝试,只好走走看,简单地摘一些课外活动应付了事。这些想法与做法都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发挥创新潜能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组织创新型活动
创新型的活动不一定形式要有多特别,教育意义才是重点。哪怕是让学生参加一次普通的活动,只要启发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就是一种创新,因此,如何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考验。当然,能够开展有特色的创新活动更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在这里,我仅提出一点易于实施的创新活动的建议。
(一)动手实践。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思维的灵活性、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改造能力。学校适当组织一些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集体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相互帮助和良好的工作安排,能够将事情完成的更有效率这一道理,还能通过动手,更深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学会如何博弈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为自己“减负”。实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在奇幻的科学现象中,寻找合理的解答,例如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合后,为什么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从而联想到两种事物其实是可以创造另一种事物的道理。又如,给定一个特殊的环境,如洪水要来了,在提供一定道具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出自己觉得合适的行动,并作出解释,锻炼学生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周围存在的事物和已有的工具解决问题甚至是应对各种灾难的技巧。
(二)塞外教学。
在室内教学之余,可以将教学拓展到室外。亲近自然,让学生既看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也看到如今环境污染的严峻;走进社会,让学生既看到良好的社会秩序,也看到不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等等。教师要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道理,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等慈善机构参观,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力气小可力量其却很“强大”,要懂得运用这份“强大”的力量,去为朋友、为家人、为学校、为社会甚至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
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1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
(二)充实教学内容。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加入一些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
(三)适当安排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四)突破教材练习“理想化、标准化”的限制。设计的练习要富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独创性。
前面提到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如果习题都是唯一答案的标准化题目,那学生如何去创新呢?所以我们应该对教材现有的习题和活动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适当补充一些非常规题、开放型题。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把握的四条渠道,要充分利用这些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班主任老师与课任老师配合,师生配合,校内外配合,教师与家长配合,就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广阔空间之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7214.html
上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