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确定运动技能教学目标
实践发现,没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是不会受到学生喜欢的。切合?W生实际的、适宜的运动技能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如《课程标准》规定水平四阶段的学生要能够“基本掌握1~2项球类运动的技战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选择排球(或其它球类)技术教学,然后把这个年级排球技术教学以一个个小目标的形式分解到每堂课中去传授。目标有唤醒和激励的作用,一旦学生掌握了垫球技能,就会引发他们学习传球、发球等技能的动机和兴趣。以目标为诱导,让学生达到目标的过程同时变成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必须说明的是:运动技能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过高或过低既不利于运动技能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遵循运动技能教学规律
运动技能作为“身体认知”是人类认知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必须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多年来,我们一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体、从分解到完整的规律来设计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但是在落实到一个具体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这个项目的特点来确定其应该遵循的规律,否则,运动技能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就会大大下降。
例如,体操中的技巧教学,按从侧滚翻→前滚翻→后滚翻→头手翻→侧手翻的顺序,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在篮球教学中,如果从最简单的传球开始按滑步→持球→传球→运球→投篮→比赛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则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效果并不佳。研究发现:学生自发地做体操时会从简单的动作而不是从复杂的动作开始;而他们踢足球时会从比赛开始而不是从练习单个动作开始。
由此看来,运动技能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哪些运动技能教学必须要从简单的动作和从分解教学开始呢?哪些运动技能教学可以从较“复杂”的动作和完整教学开始呢?这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项目特点上去把握,因此,运动技能教学规律也是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运动技能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三、制定运动技能教学的单元计划
运动技能教学为什么要涉及到单元?因为在体育的各类教材中基本上是以各项运动技术来划分单元的,单元名称一般为“跳远”、“单杠”、“篮球”等,单元的顺序基本上也是按运动技术的传授顺序来设计的。
由此可见,单元的本意是指某个运动项目技术教学和过程组成的教学板块,而课则是组成这个“教学板块”的有机部分,某节课的运动技能教学设计的是否合理,只有根据它在单元中的位置才能进行评价。
比如,只有知道某节课是否是新授课后,才能对教师是否讲多了或运动密度、负荷量大小是否合适做出评价;也只有知道学生的运动技能达到的程度,才能对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否合理做出判断等。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单元时,要特别注意通过对运动技能教学顺序和技巧的把握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具体来讲:
1.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确定每个年级段的学年(学期)教学内容和数量(教学内容不宜过多,以确保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编排教材的单元顺序和大小。
2.把一项运动技术单元化的最大优点是便于运动项目的教材化,化好了运动技能教学的质量就会提高。为了避免以往体育教学单元的重复,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个教材的教学时数,要有超大体育学习单元(20学时以上)、大单元(10学时左右)、中小单元(3~5学时)和超小单元(1学时,甚至是融合在课中)的概念。对体育教学单元过程标准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运动技能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质量进行研究。因此,应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合理确定单元的规模,单元间相互匹配、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各类体育教学目标。
3.在进行有效地运动技能教学的前提是根据体育教学课时,将不同性质的教学项目确定为大小不等的教学单元,通过大、小单元的合理组合和搭配,设计出运动技能教学的不同层次,进行有主有辅、有精有粗、有学会有介绍、有学好有体验的教学。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到底怎样对运动技能教学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我们体育人的智慧和共同努力。为此,体育老师必须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思考和探索运动技能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实施运动技能教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7899.html上一篇: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