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朗读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完成语文学科其他项目的学习。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读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素质等,并起到发散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交流与概括能力的作用。多数文学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更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读书明智的目的。此外,朗读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水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易锻炼出良好的口才,从而变得“会说会读”,这便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感指的就是对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产生感触和联想,比如当人们看到“落叶”这个词汇,就会联想到孤单、寂寥等情感;而看到“梅花”,就会想到坚强、高洁。此外,语感还代表着对凭借抽象共性的形式而产生的语言法则和结构的敏感。比如人们听到“我和弟弟一起聪明”,就会自然地想到,该句应当将“一起”换为“都”才是正确的。因此,语感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关键元素,学生必须要通过朗读的方式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接受语言美的熏陶,做到在看见语言的时候就能对其展开感知与判断。
二、小?W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情境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做到“赏语言、通人情、学表达、明事理”。朗读教学法非常适合用于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因为这类文学体裁十分优美动人,朗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所以老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情境,营造出浓郁的朗读氛围,使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将课文朗读出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然后让学生体验作者语句运用的技巧及好处,感受到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及情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着重品味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比如《春笋》一文:“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教师要让学生仔细感受其中的情境,同时为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这样学生在朗读这段文字时,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凡是美文与佳作,大多都具有独特的意境美,这种美的感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把文字及语言中蕴含的意境美充分展现出来,这就必须要运用到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朗读时,必须要从语感的角度着手,还要结合对实际形象的感受、想象以及联想,从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想象越是活泼生动,就越是能激发出更多情感。比如,读到《雨中漫步》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雨点像小石子一样打在我的衣服上,像个调皮的孩子,又钻进我的衣服里去了。我使劲地抖动我的衣服,它们玩得更欢了……”老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想看雨点除了像小石子,像调皮的孩子之外,还像一些什么事物。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该篇文章的写作技巧与意境美。
(三)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强的文章,比如《小鸟和牵牛花》、《丑小鸭》、《玩具柜前的孩子》等。对于这样的文章,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各个角色,展开生动的演出。学生朗读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并尽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调、神情、动作等,借此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老师让学生朗读《纸船和风筝》这篇文章,并安排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松鼠和小熊,再为学生找到纸船、松果、风筝等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出。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也可以自主想象一些故事情节,为人物加上一些台词等。再比如,学到《三个儿子》时,老师可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个老大爷,让学生以朗读的方式将文中人物的台词有感情地表述出来。
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再回过头进行全文朗读时,就能更好地传达出文章所要表述的思想情感。如此一来,朗读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朗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基础,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朗读,结合多种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