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党的制度,是党赖以生存、发展和履行自身职责的保障。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之后,中央出台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凸显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重要原则和重大部署。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中小学校延伸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突出问题导向,提升制度建设的有效性
制度建设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现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基层学校党建工作而言,深刻认识问题导向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原则尤为必要。作为具体制度的建立者,要明确“通过制度建设解决自身问题”的最终目的。201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做出专门部署的文件,不仅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重要标准和更高要求,更是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和重要遵循标准。广大中小学校应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的同时,重视自身问题的研究,切实以制度建设为基石,保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要避免出现“看上去很美而落实很难”的尴尬。上级的文件往往是指出方向、提出原则、给出标准,并不能顾全基层遇到的所有实际问题。如果是机械地落实上级文件,可能使好的制度遭遇水土不服的困境,也可能使制度变为纸面文章,看看而已。长此以往,还会大大削弱制度的公信力。基层学校党组织要不断提高制定实施细则的能力,找准党建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让制度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努力破解“药不对症”的难题。俗语讲,“药不对症,怎有疗效”。突出问题导向,不仅要求中小学校党组织要能够发现问题,更要能够研究问题、分析对策、找准治疗的良方。学校党组织要善于将“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利用制度建设的根本性、长期性的本质特性,实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效果。
二、强化微观设计,促进制度建设系统化
系统性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1]。一方面,基层学校党组织容易忽略其内部各项制度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对于基层的中小学党组织而言,推进制度建设的体系化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小学校党组织加强制度的微观设计,促进形成制度的系统化。
强化微观设计,提升制度系统化的科学性。中小学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其重要的任务是贯彻完成好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各项工作任务,将上级的顶层设计落实到位。落实到位的技巧,就在于每一所学校的微观设计了。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广大中小学并不缺少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而是缺乏将各项制度形成体系、形成合力。解决这一问题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的党务工作者强化制度建设系统化的意识,认真梳理各项制度的关联联系,既保证制度管理不存在盲点,又要保证制度间相得益彰。
强化微观设计,为顶层设计积累丰富经验。鲜活的经验来源于基层。从这个角度讲,中小学校党组织做好制度的微观设计这篇文章,也是在为上级做好顶层设计积累经验。尤其是一些作为政策落地的试点学校,更要重视微观设计。微观设计的过程饱含了很多试错和试对的宝贵经验,为日后形成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奠定重要基础。
三、善于博采众长,补足制度建设短板
制度的形成本质是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提升固化。这就需要中小校党组织乐于总结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善于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更需要中小学党组织开阔视野,敢于借鉴外部先进经验,通过博采众长,补足制度建设短板。
要乐于总结,提高“量身定制”的水平。从党的十八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经验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提出工作要求入手,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成熟后再上升为制度”[2]。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没有现成的可以“拿来”的党建制度。这就需要基层学校党组织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方面加强探索,在开展基层党务工作、干部选训用管、党员教育管理、权力监督制约、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大胆尝试,积累经验。为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提供丰富实践来源。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实践问题的研究分析,从自身实践中出发,提高“量身定制”各项制度的水平。
要加强学习,提升经验借鉴的能力。经验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只有充分认识到先进经验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学校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良好地嫁接,才能真正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党组织提升经验解析、提炼和运用的能力。具体而言,可能要分析先进单位其制度建立的背景、运行的环境、基础条件等适用条件,同时要分析自身学校的情况以及制度建设的问题,找到共通点、相似处。再量体裁衣,进行调整和??化,以期达到借鉴效用的最大化。
要拓展视野,扩大经验借鉴的范围。制度建设体系化的重点是从制度要素的建设转向制度要素的有机整合的转变[3]。各行各业的制度建设都会面临将“各行其是”的要素建设向“有机运转”的整体建设的方向转变。从这一层面讲,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制度建设都可能会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各领域制度创新。各领域也不断涌现出制度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中小学党组织应该善于突破常规,大胆尝试跨界思维,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寻求提升中小学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益经验。 四、培育制度意识,强化制度功能的发挥
执行好制度,离不开规则意识、制度意识的提升。只有学校全体党员的制度意识提高了,执行制度才会更顺畅,效果才会更好。在这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制度意识。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干部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都深入思考和领悟,通过实践活动将纸面的条文变为客观的行为准则。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通过领导干部以上示下,上行下效,指引广大党员的行为判断,巩固广大党员乃至全校师生的制度信仰。
培育制度的意识,还要着重树立制度的权威。古人立木取信,就是尊重制度、维护制度、崇尚制度的典范。学校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首先要避免制度的搁置。党组织的制度一旦确立,无论大小主次,都应该视为学校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前,对于“三会一课”的制度,很多人觉得偶尔因故不开展、不参加也无关大碍,这种“无所谓”的心态正是对制度权威的践踏。此外,树立制度权威,还要避免制度的随意执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利器就是坚决同一切违反和破坏制度行为做斗争。对于一般违反制度规定的做法,要能够及时提醒、敢于批评,促使当事人改正;有严重的行为更要反映、检举、控告。有规必行,违规必纠,才是真正树立了制度的权威。
培育制度的意识,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制度文化。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要全体党员乃至师生群众都能了解制度的内容、遵守制度的条文、关注制度的执行,从而在全学校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和维护制度的习惯。对于学校党组织,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则更为灵活,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不拘于形式,以取得最佳效果为最重要的原则。
五、追踪执行效果,促进制度体系完善更新
制度来源于实践。因此,制度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制度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需要建立制度的执行追踪机制或者是树立对制度执行效果追踪评估的意识,以促进制度体系的完善更新。此外,要想在学校形成遵守制度、敬畏制度的制度氛围,也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
追踪制度的执行效果,要注重党员的评价。对于基层学校党组织而言,广大党员就是党的制度最直接的执行者和体验者。制度制定得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广大党员都是有发言权的。在制度制定环节,要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制度修正完善的环节更要倾听党员的声音,认真分析党员的意见,结合制度制定的现实目的,对制度的缺陷加以矫正和完善,对制度的成效加以巩固和长效化。
追踪制度的执行效果,要重视结果的评估。制度的建立往往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难点制定的,制度执行的实际效果往往比制定制度本身更为重要。就基层学校而言,对制度执行结果的评估应该在于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合理性,体现在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否促进了党组织的建设,是否符合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效率性,体现在制度的设置、运行的成本和收益,建言之事是否务实管用。制度制定得复杂烦琐,即便是起到了应有之义,却劳民伤财,便是不务实;反之,制度设置虽然简而易行,但是纰漏诸多,随意执行,毫无约束,便是不管用。因此,平衡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和效率性,最大限度实现务实管用的制度效果,需要基层党组织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集体的智慧对制度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不仅是党的建设的发展目标,也是对各级党的组织的工作要求。中小学校党组织只有不断推动中小学党建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才能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中小学校党组织要扎紧基层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多措并举抓落实、从严从实促执行,让制度的约束作用充分发挥,让制度的刚性力量全面释放。以制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坚实基础,为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8454.html上一篇:小学科学教科书伦理理念的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