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核心素养体系”目标,也就是说,科学课的教学目标也将逐渐变革为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的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实证意识、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那么,到底如何在培?B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基础上,遴选APP?且巧妙用于教学?
1 以寻找证据为导向,促成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科学课上要引导学生重视证据,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让学生经历寻找证据,对于培养实证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一课时,学生需要知道人体骨头主要的三个功能:支撑功能、保护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借助常识,学生能答出个一二,但缺少了寻找证据的过程。因此,我选择了APP《人体探秘》,它其中有可以互动的骨骼,界面直观。
教师首先抛下问题,骨骼有什么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1:我发现了骨骼有支撑身体的作用。在软件中,当我随意去掉一部分的骨头,那部分就软绵绵得垂了下去。当我去掉所有骨头,就完全瘫在地上了。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学生2:骨骼还有保护作用。大家看,胸骨、肋骨、脊柱骨构成的框架像什么?多像一个鸟笼子,它能保护肺、心脏、肝脏等,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
学生3:我知道这样的小鸟笼还有许多,比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
学生4:骨骼还是运动的基础。当结实的骨头随意动起来,这个小朋友也开始运动起来。
这个寻找骨骼作用的过程,正是寻找证据之旅。学生已经意识到科学结论要用事实说话,学生的实证意识逐渐被建立起来,并得以强化。
2 以前概念为切入点,建构学生的科学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对周围事物或现象的已有认知或知识迁移。学生的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但不够清晰,有些是错误的且一知半解。所以,找准学生前概念中存在的误区,有利于建构学生准确的科学概念。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叶》一课中,要求能够观察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学生根据前概念,这个要求不难达成或者已经达成,但是不是正确的呢,这个有待考证。我们选择了《Loose Leaf》这个APP。课前,我们找了一些典型的叶的图片,导入到APP中。课上,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将认为是一类的拖移到一起,还可以用笔随意勾画,记录下分类依据。
我们又利用了AirServer的推送功能,将值得讨论的分类方法截图,推送到每位同学的iPAD上,便于交流。
最后,教师给出科学家常用的分类方法,将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及时转变,将不完整的前概念成立一个系统。
3 以探究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探究活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科学探究的具体情境,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引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份学习单,介绍了APP《人体探秘》,然后就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本只是一节枯燥的讨论课或阅读课,但APP让这堂课也能成为探究课。学习单还可以推动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不断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刺激中始终保持对探究活动的兴趣。而精心挑选的这个APP,每一部分都有可互动的动画,包括心脏、肺部、血液循环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将科学探究内容列入新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
4 以科学论证为途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生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科学,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思维不严密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较弱的反映。教师要不时给学生来点“思想换血”,植入一粒创新的“核子”,让“板结一块”的思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爆破性革命,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骨骼》一课中用到的《Body Disassembly 3D》让学生爱不释手。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拼装和拆卸一副完整的骨骼。人的骨骼是由206块大小不同与形状各异的骨头组成的一个整体。运用这个APP,探求骨骼的本质属性,构建骨骼的整体框架特征。
儿童认识自然事物,往往是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运用传统媒体(骨骼模型)与电教媒体(幻灯片)提供人体骨骼的各个局部特征为观察材料,让学生分步骤地认真观察各个局部,然后将各个局部组合起来构成人体骨骼的整体形态,这样从自然现象(表象)入手,去探索认知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和本质属性,把握人体骨骼的构造,科学素养的整体性就达成了。
并且,通过恰当的APP或APP组合,吸引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富有个性的观点,逐步进入高质量的思维状态,形成高质量的科学思维。
5 以科学素材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且,只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建立起良好的科学态度。
《叶》一课中,学生需要了解植物是自己制造食物的,常规课堂可以播放光合作用的视频,但缺乏互动性,而且学生差异大,一起看视频,可能有的看得懂,有的还需要慢慢琢磨。所以,《光合作用》的APP就应运而生了。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叶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规律化,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展,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逻辑不会改变。在这个基础上,iPad中海量的APP软件给科学课堂带来了无限可能。我们巧妙、高效、合理地去遴选和使用APP软件,用技术造福教育,并且有意识得关注科学核心素养,一朝一夕虽不能有所成效,但,只要转变观念,学生的核心素养早晚必定有所形成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