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体育素养的含义
体育素养就是一个人平时养成的体育方面的修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在这期间新陈代谢加快,身体茁壮成长,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在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小学生体育素养需要以健康为核心,着重提升保持身心健康所必备的体育修养。
1.健康意识,包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并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确定适合小学生锻炼的项目,形成坚持自觉锻炼的习惯和集体配合练习的体育意识。
2.体育知识,学生应具备了解人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运动常识,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理论和保健知识,能应对运动中发生的轻微损伤,了解相关的体育人文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
3.体育技能,包括运动技能和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在学会各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两种运动的方法,能科学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规避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进行运动。
4.身体素质,包括运动素质与健康素质。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健康素养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提升身体素质,让自己能具备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分析
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多方面原因,如学习压力大、家长轻视、设施条件不足等。近年来,全国体育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体育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这样的窘迫局面急需扭转,学生的体育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灵敏协调能力。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小学体育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未来,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最基本的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每一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益。
三、提高体育素养的方法
要切实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思路,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课程理念和资源,采取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1.适时进行教育,增强健康意识。我们身边最注重日常锻炼的往往是中老年人群,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却没有锻炼意识,空闲时总喜欢拿出手机或电脑玩游戏,久而久之对视力、肌肉力量、应急反应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日常合理锻炼可以缓解学习和工作的疲劳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让大脑更灵活、思维更敏捷,有效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2.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知识的获取,除了理论课,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新闻、网络等多种形式。理论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可以在体育理论课上开展比如“足球知识竞赛”“奥运会的发展”等主题知识的小比赛,提前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搜集材料,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以提高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教师不但要传授运动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
3.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技能,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游戏法、竞赛法等途径,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参与度,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易学、易练、实用、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对运动强度和密度进行测量评价,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
4.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学生在校仅靠每周三节体育课要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有一定的困难,作为体育老师,不仅要完成课内教学,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内的补充,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能有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建立荣誉感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我校每年都会开展春季运动会、体育节广播操比赛、羽毛球比赛、跳绳踢毽比赛、冬季中长跑比赛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师生们的校园生活。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一笔资金,改善体育设施,增加体育器材,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真正实现让体育增进学生健康、提高体育综合素养的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8898.html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浅议小学读书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