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即时训练――洒下及时雨
即时训练,即课堂即时训练。本着立足课堂,梳理、整合教材,合理运用习作教学资源,以期从兴趣培养、语言积累、方法习得等三个方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一)情境创造,兴趣培养
习作的内容和情感来源于实践。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实践训练学生习作。但由于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了加强实践环节训练习作,就必须根据习作教学的目的、要求,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把学生引导到主动的创作环境中来。
在教人教版六(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整篇文章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的河水、空气、动植物等血肉关系,表达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为了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我出示反映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等现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图中所展示资源或土地是否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图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资源处在怎样的情况中,说说自己将采取什么行动。由于这次即时训练是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并说说情感体验,所以学生乐写,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立足教材,技巧习得
习作复习中,除语言积累之外,还学要对习作技巧进行有效的训练。习作的技巧种类繁多,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在平时的语文课中通过讲解教材进行相关渗透是一种不错的习作技巧习得的点播。针对人教版六(下)的教材,可以进行一下两种习作技巧渗透。
1.联想拓展,由此及彼
联想写法是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物到人,由个人及社会的习作技巧。如人教版六(下)《桃花心木》一文中种树人一番话“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吧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本文将种树与人的成长做了联系,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历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我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联想开展练习。而学生所讲均立意不高,于是我出示竹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子图片,说说竹子的特点,总结出竹子笔直且空心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一类人具有和竹子相似的品质,从而联想到做人要虚怀若谷,立意自然高人一筹。
2.衬托描写,凸显人物
衬托描写即为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陪衬或烘托的写法。主要作用在于突出主要对象。如人教版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的“父亲被捕时”的描写。作者除了寥寥数句写父亲的语言和神态之外,绝大多数的笔墨均用在“警察、侦探”等反面角色上,这样看似有些喧宾夺主,但反面角色的深入描写,实质上是为父亲在对待敌人过程中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品质做铺垫。这样的写法运用在习作中是一种极其生动的体现人物心理或者品质的途径。因此在本文中在“父亲在法庭上”这一环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于气急败坏的“法官”进行生动的描写,通过这一课堂练笔让学生感悟到“我”面对审问表现出的勇敢。
二、延时练习――慢工出细活
延时练习,围绕一篇作文连续开展的习作训练。延时练习一方面注重学生习作修改,通过连续打磨同一篇习作,使之成为“精品”;另一方面则注重班级后20%的学困生的习作困难,通过听写练习这一方法,对班级学困生进行习作“保底”。
(一)多维练习,打造“精品”
习作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体现在“写”上,还应该现在“改”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的第三学段习作要求之一“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那么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成为“精品”。那么我建议在班级成立“班级文学社”。借助这一个平台,让学生围绕一篇习作展开不同层面的修改,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延时练习。
比如六(下)综合性学习中“难忘小学生活”中的活动建议:你可以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或者自己的“成长足迹”。
首先,可以开展以人为对象的修改策略。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建班级文学社,班级文学社的成员为10人,均为班级习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借助班级文学社,成员们收集班级内的所有习作,每位班级文学家均分到的几篇习作,进行学生互改。之后,学生针对修改意见进行自我修改,提升自我修改能力;第三,老师进行相关批改;第四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再次进行自我修改;最后与同主题的优秀文章进行对照修改,再次自我修改。真正做到注重批改,延时推进。
其次,可以进行以时间为对象的修改策略。同样一篇习作,可以在课堂中布置,进行当堂修改;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要求在课外进行修改。将习作修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真正多维练习,延时而作。
(二)听写练习,习作“保底”
对于一些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如何保证班级能力较弱的后20%的学生的基本习作能力?习作听写是一种有效途径。习作听写一般分四个步骤。步骤一:选择一篇与要求完成的习作较为类似的优秀习作范文,老师第一次朗读,速度较慢。目的是让学生对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步骤二:朗读该篇作文第二次,速度正常。目的是让学生知晓此篇作文的框架;步骤三:朗读该篇作文第三次,速度正常。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摘录此篇作文中成句成篇的词语和过渡句,让学生有整体感知;步骤四:朗读该篇作文第四次,速度正常。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较为完整的默写下这篇作文。进过四次朗读,让学生对优秀范例留下大致的印象,并根据印象进行默写巩固。习作听写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作文套用。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四次听写中,逐渐了解什么是优秀的习作,优秀的习作如何构成?让学生在默写之后有所得,哪怕只是记住这篇范文,那么在应付考试作文时,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
在小学毕业班习作复习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语文课程标准》(2011)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要求,将立足课堂,结合教材进行即时训练和多维修改,听写练习进行延时训练有机结合,既面向全体同学又照顾到后20%的学困生,真正从兴趣培养、语言积累、方法习得等三个方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