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他们有兴趣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堂课时,再让学生先进行了通读之后,简要分析“将”“相”“和”三个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两个人产生了矛盾,又是怎样的情况下两个人和好了呢?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会重新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再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理清文章中的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设问的方式是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使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除了这种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去把握阅读内容。如学习《晏子使楚》时,笔者就曾经让学生用话剧表演的形式还原文中的故事内容,结果除了能够在表演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人物特征之外,课堂学习氛围也瞬间被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二、注重日常教学中朗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与文章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朗读训练。阅读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读课文,学生通过第一遍朗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阶段――精读课文,着重去阅读理解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第三阶段――品读课文,通过再次阅读课文发现更多的内容,扩展视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时,要牢牢把握这几个步骤,再结合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时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棵大树”。笔者在让学生进行第一次阅读时发现,有些学生将重音放在了“这”上,有些学生将重音放在了“大”上,反映出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后来,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次阅读和分析之后,学生结合了文中内容恍然大悟,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放在“一棵”上,同时他们也对文章中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这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详细的阅读与传统的教师教学相比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阅读中的意义。所以教师不妨尝试利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以此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节课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詹天佑的事迹之外,还要让他们通过了解詹天佑的事迹学习良好品质。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说教的方式根本无法打动学生,让他们主动去了解探讨詹天佑身上的品质。笔者尝试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与同学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去修建京张铁路?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重新进行了梳理,了解了詹天佑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都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同时也在他的身上了解了爱国主义思想。
四、使用合理有效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阅读信心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判断自己在?W习中行为和方法正确与否的主要途径,鼓励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教师的赞赏和激励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尽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朗读的声音很洪亮,没有多字漏字。”“朗读的很有感情。”避免对所有学生都使用“很好”“不错”的字眼进行评价。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需要教师的长期努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完善,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012.html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指导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