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2016年4月,广州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围观者拍下求助者呼喊求救直至死亡的过程并上传网络,该视频一经出现即引起全社会的热议。是什么导致民众在面对火灾时冷漠地拍摄?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的要求和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人们道德冷漠的原因是由于教育中利他行为的培养遇到危机,不能为社会培育出具有积极利他观念和利他行为的人。由此,本文试对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遇到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教育者培养利他行为提供参考。
一、利他行为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内涵
人全部的道德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中寻求,即在以利他主义为基础的内心品质中寻求。因此,自孔德提出利他行为以来,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的学者对利他行为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对其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但大部分学者从动机的角度出发,把利他行为界定为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但在现今社会,这种毫不为己,纯粹利他的行为实属罕见,给民众传输这种利他观念,纵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并不符合人类发展的人性论基础,如果过分强求很容易使人对利他行为嗤之以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由此,现时代利他行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利他者的利他行为是主观自愿的。即利他者施行的利他行为并非是外界强迫所致,而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助人诉求。第二,利他者是在理性思考后进行利他行为的,并非一时冲动,或盲目从众的行为。第三,利他者并非要以损害自身利益的方式进行利他行为。虽然利他者的利他目的是让受助者摆脱痛苦和无助,但并不反对利他者获得一定的“个人利益”,这种“个人利益”是指互惠行为――利他行为给受益一方带来的好处总是大于利他者因利他行为付出的代价,只要这种利他行为在以后的某个时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双方就都会有所受益。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利他者因素(性别、年龄、认知、心情)、情境因素(物理环境、时间压力、旁观者效应)以及受助者因素(求助者的人际吸引力)这三方面进行探讨,但对小学生而言,影响其利他行为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因素。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低,观点采择能力弱,不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这是影响小学生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
2.家庭因素。父母的利他观念及利他行为对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学校因素。主要指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教师的期望和同伴观点是影响小学生利他行为的主要依据。
二、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
(一)小学生利他对象的选择广度小
小学生大多选择有针对性的特定人群给予帮助,很愿意为认同的对象做出利他行为。小学生的利他对象选择范围小,多在亲缘(与小学生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地缘(小学生所在的居住小区和邻里区域)、业缘(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三个“缘群”中选择,是一种在熟悉环境中的利他。此外,在亲缘利他中,由于利他行为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多为帮助父母扫地、洗水果等琐碎家务事,虽然利他行为发生的频次最高,但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局限性最强。
小学生的利他对象局限在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中,不仅使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得到发展,也弱化了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小学生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常感到害羞或害怕,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或见到陌生人处于困境时,小学生大多选择逃避,发生利他行为的几率低。
(二)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利他纯度差
二孩政策虽已颁布,但社会上仍主要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及隔代长辈对独生子女过度保护,溺爱行为严重,使多数被娇惯长大的小学生利己心理严重,喜欢以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做事,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别人的需要,导致利他行为的功利性强,利他纯度差。
首先,在学业上,小学生不愿意帮助和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同学或是平时表现不好,曾对自己做出伤害(打架、吵架)行为的学生,即使发生利他行为,利他者的利他效果也比较差。其次,大多数小学生只愿意帮助能给自己提供好处的同学,对不能让自己获取利益的求助不予理会。最后,有些小学生愿意做表演性的利他行为。在老师或家长面前往往表现出积极利他意愿或主动进行利他行为,以获取奖励和荣誉,避免惩罚。但在老师或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往往不会发生利他行为。
(三)小学生利他行为的从众心理严重
小学生的成熟度低,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不全面,导致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强,往往喜欢按照他人的价值标准进行利他行为,具有严重的从众性。很多小学生只是盲目地跟从他人进行利他行为,并不关心为什么利他、对谁利他、如何利他,只是机械地完成大多数人做或能获得别人认可与期许的行为。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越来越珍视与同伴之间的友谊,同伴的观点会成为儿童观点采择的重要参考。为避免同伴的嘲笑和排斥,小学生多愿意做出与同伴类似或一样的行为,以维持同伴间的友谊。因此,在进行利他行为时,会用同伴的标准约束自己的利他行为,更多考虑的是同伴的观点而非受助者的感受,导致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下降。
最后,受媒体影响,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或影视偶像的行为,但大众传媒给小学生提供的利他认知往往是片面的语言示范和行为示范。小学生将这些片面的、利己的甚至是损害他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作为自己的利他导向,以致对利他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三、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沦为升学工具,忽视对利他行为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教育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对个人来说,学校成为一个投资场所,上好的中小学是为了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进入名校获得毕业证书是为了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以达到能享受优质生活的目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学校从育人场所沦为升学工具,除了应试考试所需知识的一切德育、美育培养被淡化,而作为德育重要部分的利他教育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在素质教育的规定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要求下,学校又不得不将丢弃的道德教育拾起,用填鸭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但这种方式,尤其是对于新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喜欢生动游戏和实践活动的小学生而言,是一种犹如处在地狱的痛苦体验。学校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也会打压其学习利他行为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对利他行为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脱节,小学生的利他认知只停留在利他故事中,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能在生活中真正进行利他。因此,学校对利他行为培养的忽视是导致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家长利己观点的灌输扼杀小学生利他的动机与意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不自觉的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父母的认可与评价是小学生建立自我的主要参照标准,是形成价值观念的基石。但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拜物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处在社会生活中的父母也或多或少患上了“物欲症”,对金钱和利益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在我们倾力获取财富的同时,财富也将利己的观念投射到我们身上,物性向人性渗透,商品的逻辑慢慢代替人性的逻辑。人们的社会角色萎缩,我们会像对待商品那样对待他人,紧握利益链,只看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漠视别人的痛苦,逐渐放弃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小学生在患有“物欲症”的家长的耳提面命下,利己观念在心中生根发芽,对事对人开始从利己角度出发,利他观念逐渐让利己观念取代,扼杀了利他的动机与意愿,失去利他行为。更有甚者,小学生会为满足自身的利益而去损害他人,这是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处于困境的主要原因。
(三)网络媒体的发展削减了小学生的利他行动力
信息时代,网络媒体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利他行为。人们一打开电视和网络,远方的苦难和灾害便铺天盖地呈现在眼前,使苦难具有日常性。但这些承受痛苦的人们是与我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的痛苦对我们而言是一种间接性体验,只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波动,而不需人们有所行动。正是由于电子媒介将苦难日常化、间接化,使人们目睹苦难而没有行动,久而久之人就逐渐成为冷漠的旁观者,失去了利他观念,淡化了利他行动的欲望。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苦难失去了震撼力,对处于痛苦的人们产生同情疲劳,对陌生人的痛苦冷眼旁观而非上前帮助,这使网络媒体变成阻碍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绊脚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