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课堂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有着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教学线索、教会学生学习的功能。研究课堂提问,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提问策略,把握问题设计的必要性、创造性、激发性和发展性,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 问题要有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无效提问,简单回答是与否,好或者不好,这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也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在课堂上,教师随时对学生提出“这道题是不是这样做呀?”“这样对不对呀?”之类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实在没有提出的必要,是无效的课堂提问。它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师提出问题,要看是否刺激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引起学习的动机,而使之对于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2 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都应具备创造性。创造性设计课堂提问,强调的是提问的创造启发性,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不但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会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精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描写细腻,内容丰富,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但在某些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神态,物体描绘等方面也留下空白,给学生提供了遐想、体味、补白的空间。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补白式”的提问,就能够唤起学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思维,建立起师生、生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展?_想象,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对课文知识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补白点”发问,给学生提供可以展开想象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问题要有激发性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由“问”引发出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的提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问题要有发展性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实发展水平,即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借此儿童可以独立完成智力方面的任务;另一种是最近发展水平,即依靠现有的水平,儿童独立完成不了的智力任务,但在教师和集体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因此,把问题提得比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逐渐让“最近发展水平”转为“现实发展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提出问题也应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认识过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可发展性的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让多样化、趣味化的提问取代单一、枯燥无味的提问,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环境随时变化,使课堂实际具有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法,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总之,精妙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421.html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预设与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