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从学习意义的角度出发,是非常深远的。而且语文学习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其他科目,从理解到书写,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语文学习感觉枯燥,是因为单一的书面教学造成的,有必要对其加以改变,将教学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这是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的宗旨。
一、心理逻辑激发法的含义
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来设计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强调的是启发性教学,提供一个思路或者是学习角度,强调要给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
二、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游戏课堂,激发学习心理逻辑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就说明游戏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小学生学习往往是通过表面肉眼可见的介质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文字。语文中的文字组合起来所表达的思想是非常有趣的,适当安排一些小游戏,利用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当然,大家都想要去扮演主角丑小鸭,此时就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法,让学生先去理解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丑小鸭的一个细节或是表情,让其他同学进行评比。从而最后确定最佳的丑小鸭的人选,之后进行文章故事的趣味性表演。不仅能让其他同学看得津津有味,还可以让表演者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除了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法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游戏课堂”的方法。比如,识汉字比赛、成语接龙、造句比赛、击鼓传花等。这些方法都是由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演变而来的,更符合学生的“口味”,也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语文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出来。甚至这些小游戏还可以被开发成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的娱乐项目,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化,还能合理利用课下时间,提高他们对语文的记忆力,也让学习语文不再是负担。
2. 多媒体课堂,充实课堂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完成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在趣味教学法中的应用应该更加突出其趣味性,以吸引目光、提高兴趣为使用目的。比如,在一节课开始之前,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
如讲《日月潭》时,可以给学生循环播放日月潭的照片或是旅游实录;讲解《难忘泼水节》时,可以播放一些傣族泼水节的相关视频资料;在讲解《蜜蜂引路》一节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物世界》里介绍蜜蜂生活的视频片段。这些小的视频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目光集中都黑板上来,还能提前给他们奠定了课堂的知识基础,这样在后续的教学中会容易很多。学生提前从这些视频中对文章所介绍的东西有所了解,这样在理解的时候就能更加容易和深刻,甚至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和教师进行交流。而且学生看这些要比课本有趣多了,更能集中他们的精神。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展示他们未曾见过,或者是不曾发现的现象,这种情境又和语文教学相关,这样的情感铺垫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再如在诗歌的教学中,如《回乡偶书》,教师就可以整合一些“背井离乡”“和亲人分别”的图片,小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是从图片上他们的眼神或泪水都能体会到那种悲伤,也能感受到回家的热切期盼。奠定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再进行诗歌的分析就会容易很多,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集中,课堂效率自然就提升一个档次。
3. 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除了满足教学需求之外,能够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比如,在《回声》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你认为回声是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听到过回声?”“从回声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当做预习方案,可以交由课下的固定小组,如果是课上导入语文课文的,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然后自由表达想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也带动课堂氛围。小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所以只要组内的学习环境浓厚了,他们就会相互激励,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而且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比师生之间强烈而有效的多,小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想法,采用的形式也是活泼而轻松的,在相互学习方面大有裨益。
4. 师生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趣味教学法就要求将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案,让教学更加有效。师生互动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教育家龚媛君说过,“要‘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彼此的交流。一些小的离开座位的互动,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教师可以准备几种味道的糖果、醋、酸奶、水果等,让学生通过品尝来判断哪种是酸的,哪种是甜的,如果要从酸到甜划分一个档次的话,该如何排序。上来参与活动的同学可以通过“认字词”的比赛来选出,这样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可以给孩子们蒙上眼睛,这样更能提高嘴巴品尝的准确性。这种小型的互动会让课堂氛围整个都活跃起来,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除了课堂之外,语文教师在课下也最好能够和学生有所互动,这样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彼此,感情会更加深厚。比如在课下一起完成小制作,一起完成调查研究等。或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建语文小基地,学生可以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语文学习心得或者是自己从某处看到的语文小段子。这样,形式的丰富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教师也充分地参与其中,有利于语文教学进行班级管理。
5. 生活教学,完善实践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生活是最具智慧的,我们所有的感悟一般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之中。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就是通过将知识和现实的延伸交叉,让学生发现学习当中的生活元素,发现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融入更多的学习激情。采用生活教学法就要让学生了解语文和生活的相关之处,可以从生活的细节中找语文,也可以从语文中找生活的细节。
比如,在教学《看雪》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冬天玩雪的场景,或者如果有自然条件的话,可以直接带着学生去玩雪。或者在《回声》一节里面,学生也一定会有类似的体验,都可以让学生和生活联系一下,然后讲讲自己的经验,这样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够更加形象,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字词的记忆都会更加深刻透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比如“身边小事”“奇怪的他”等,这样不限定具体的人物和事情,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现象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认真观察或者记忆,这样语文的写作素材就能逐渐得到积累,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就能得到有效的增强。生活教学法在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中又称为实践教学,是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让语文更具学习的意义。
总之,小学语文的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教学,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将他们的学习心理逻辑和积极性作为教学的动力,而非“填鸭式”教学。但是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因为没有相同的学生,在采用学习心理逻辑激发法的同时也要注意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平台,让他们拥有最符合自己“口味”的语文课,才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667.html上一篇:如何营造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下一篇:对培养小学生默读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