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小学语文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地质疑中享受知识学习、知识拓展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一、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通过小学语文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能自主开展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能力。
1. 陌生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任何陌生知识都会引发他们质疑,运用新课教学的契机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是培养他们质疑能力的最佳路径。课堂中实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兴趣性知识质疑。他们会从兴趣积极地切入,把质疑融入兴趣中展开学习活动,把质疑作为一种快乐活动展开。二是,课文重点性知识质疑。即教师根据课文教学需要,引导小学生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展开质疑活动,推动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质疑活动。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学生显然对西沙群岛的风景、物产和海水颜色产生很大的兴趣,由此小学生会产生很多质疑,如西沙群岛对祖国的意义、海水颜色不同的原因、特色物产盛产的各种地质环境等,他们随着质疑的产生和深入,也就会培养更大的学习兴趣,推动着他们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海域物产和祖国情感培养的重点内容,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学习活动。
2. 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在文本的学习中,课文难点知识由于自身的难度,小学生会直接产生各种相关的质疑。根据难点的性质不同,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有两种方式:第一,文章难度知识内容质疑。主要表现为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与文本载体知识等,因为小学生的初次学习或掌握的不牢固等,导致的他们对知识产生的质疑。第二,文本中事物自身质疑。在小学课文中有两种事物,一是文本描述事物的知识质疑,典型地表现为科技性的知识;另一是文本图画的质疑,由于图画的抽象性和蕴含知识的量大导致的疑点增加。
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时,针对“秦兵马俑”的类型、特点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小学生显然难以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从兵马俑的作用、制作方法、民族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价值切入,展开对文章内容与兵马俑的质疑和思考,探索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人民智慧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推动与激励他们积极开展学习的关键,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良性积累。
1. 运用文本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根据课文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就近原则,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是最直接且高效的培养办法。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办法:首先,运用已经学过的文本知识解决问题。即以过去学过的课文与语言知识,来解决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其次,运用新文本中质疑产生的外围性知识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产生的新文本内容环境,让学生从文本中查找所质疑问题的答案,由此实现小学生对新学习文本内容的全面性突破。
例如,在学习《金钱的魔力》时,针对小学生对金钱具有“魔力”质疑,如“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与钱能改变人的生活的种种质疑,在文本内容中通过托德和老板之间因为金钱发生的关系变化,去探索“金钱的魔力”表现,如托德有钱前后老板对他的态度等。尤其,引导小学生从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中,去扑捉关于“金钱的魔力”质疑的心理变化和态度变化,由此把“金钱的魔力”具体化,由此实现对金钱的正确理解,既不能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也不能无视金钱的力量以及如何运用金钱服务自己和社会。
2. 运用各种工具书(网络)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在当前的课堂上能有效解决疑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手头拥有的工具书等,直接去查找相关的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和解决自己的不解。这类工具书主要是指各类词典、教学全解类的教辅用书等。二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问题解决活动,如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班级多媒体设备与学校联网计算机等,去直接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知识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针对小女孩明明很冷但作者却说她“感到幸福”的质疑,引导小学生去在资料中搜索关系幸福的意义、不同类型幸福的表现,以及如何追求幸福、把握幸福与享受幸福等方面的资料或案例等。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及在与资本主义世界贫困儿童生活的比较中,去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其中,引导小学生运用自己的工具开展类似文章的搜集和阅读工作,是推动他们开展幸福比较和理解幸福重要路径。
小学生质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既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把他们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让小学生的知识增加和能力提高成为学习过程中相得益彰的互助方式,帮助小学生不断地成长。当然,教师需要运用更多的现代化手段,帮助小学生开展质疑和答案的探究活动,推动他们自主、自觉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满足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需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672.html上一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