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舞蹈教育领域充斥着两种权威观点:教师决定论,名言为“名师出高徒”、“师不高弟子拙”和学生决定论,论点是“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水平和学生发展存在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学、教学质量是由教师、教师水平而决定的。在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师主要依靠自身的示范来进行教学活动,示范的准确到位与否则直接决定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学生中心论”认为自我努力、自我激励是学生发展的内因,天赋、智商是学生发展的“基因”,学习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是由学生自身决定的。我们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确实这些特殊才俊,他们天资聪慧“悟性”极高,也有一些勤奋学生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取得出色的成绩。
笔者认为,过分强调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容易产生相互排斥走向极端,从哲学上讲也容易把教学引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误区。从现实角度思考,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除了“人”的因素以外,“物”(教材)的作用则更为突出。
二、中小学对舞蹈教材的需求
(1)学校需求
中小学舞蹈教育迎来了春的美好,各大小学、中学争相开设舞蹈课程,迫切需求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舞蹈教材。一个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舞蹈教学同样如此。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为例,2004年展开舞蹈艺术教育探索和实践,12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校本特征的教材,总结摸索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法以及建构出相对完整的教学结构,并成立金帆舞蹈团隶属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舞蹈教育之所以能够发展和延续至今,归根到底在于教材。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实施舞蹈教育发展之路,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应于自身的舞蹈教材,舞蹈教材体现特色办学,并能够在长达10多年的实践和检验中逐渐彰显其独特的价值,这对于舞蹈教育教学的适用价值和风格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主体的需求
教师是“教”的主体。现阶段中小学舞蹈教师的构成主要分两个层次:专业舞蹈教师和非专业舞蹈教师。在没有具体舞蹈教材为指导的情况下,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水平较高,会不由自主的选择难度较高、技术性较强的教材进行教学,这些教材对中小学生来讲是极不相符的,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跳舞的积极性;其次,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加之非专业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往往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所偏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建构科学的、系统的、特色分明的中小学舞蹈教材是满足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的主体。虽然在舞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需要手捧教材上课的,由舞蹈教师通过语言教学和肢体示范教学来完成教学内容的,但是,教材作为“隐身的存在”它始终存在于教师课下的备课中和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中;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舞蹈教材是每位学生的需求。
三、加快中小学舞蹈教材建设步伐
教材是教师及相关专家知识的结晶是知识的化身,教学过程就是知识(教材)生成的过程,高素质的教师屡见不鲜,但达到超越教材的却不多;此外,教材是传承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教育具有普及性、全民性和传承性,教学不同于研究,研究以创新知识为主,而教学则以传承知识为主,传承知识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教材将知识代代传递。现阶段中小学舞蹈发展迅速,但是教材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根本,是集知识、智慧、精神、科学性、人文性、道德性、核心性、主导性于一身的教学材料,因此教材建设至关重要。
加快中小学舞蹈教材建设是现实需要。中小学舞蹈教育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一直未被纳入进正式的校本课程,即便有一些中小学校开设舞蹈课程,那也是以兴趣班、校舞蹈队或校舞蹈团的形式而存在,对于教材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舞蹈老师或编导主观的选择,将专业院校的舞蹈教材生搬硬套的应用于中小学舞蹈教学中,以至于在舞蹈教学中出现“架接”、“拔苗助长”、“张冠李戴”等各种违背规律的现象。面对各大中小学校对舞蹈特色教材的庞大需求量,笔者认为建构适合中小学校特色的舞蹈教材刻不容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840.html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