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套用教师语言
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上频繁出现这样的教师语言:“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读一读”;“通过读你从中悟到了什么”?这些看似启发性的导读往往在授课起始环节,教师常在学生草草了解课文内容之后便匆匆抛出上述类似问题。目的是体现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初试这种方法的效果还可以,或有些文章的内容较贴近小学生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并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有些文章则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即使是适合的文章,最初小学生把较有感触的地方说过之后,似乎并未达到全面参与的目的,于是进一步追问、鼓励他们,学生只好分别找一段别人没有说过的地方再说说,到最后几乎整篇文章都有人喜欢过,似乎学生的情感很丰富;接下来针对某段中喜欢的词、句子进行讨论与交流,又是一番全班总动员。我认为这类问法似乎有误导学生只关注感兴趣的,对不感兴趣的就可以不关注之嫌。虽然从形式上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但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没有真正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发挥其潜能,并进行富有个性的解读。
再如,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文本初步感知后便问道:“从课文中你悟到了什么?”其预设的用意在于启发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与交流。我曾经听讲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以便把握文章主旨,问学生:“你从中悟到什么?”这种问题本身就是大而空洞的,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面对这样的问,五花八门的答案似乎都可以,却与教师预设的目标大相径庭。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以求更深入地理解其用意良好,但启发不能空泛、漫无边际,应具体有所指,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才有利于开动学生脑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组讨论无实效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独立思考,关注学生间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进行资源交流、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1]。让学生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学会参与、倾听、尊重他人。可在实际操作运用过程中,讨论的美好愿望则成了一种形式化,有些讨论是为听课而讨论。表现为:
1.内容没有思考的价值。有些讨论的问题学生稍微思考即会,但为了体现课堂新模式或符合课改理念而强加入这一环节,浪费时间。
2.时间不合理。要么有些必要讨论的问题时间过少,学生缺少充分思考,便被强行叫停,结果结论很浅薄,讨论成虚设的形式;要么因讨论无组织而时间过长,有些学生便借机闲谈,结果课堂布局前松后紧,预期目标未能实现而草草收兵。
3.分工不明。小组成员没有具体分工,成绩优秀者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思维稍慢的学生则永远是听众或观众,甚至因无事可做借机玩耍。讨论则常常是佼佼者的一言堂,失去本真意义。
4.教师成了袖手旁观者。常看到教师布置好讨论后,任由学生自由地讨论,缺乏适度指导。教师应深入各小组中,倾听各组讨论情况,了解进展状况,适时对其讨论进行引导,使其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从而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否则无序的讨论只能浮于形式而无实效。
三、课堂表演作秀
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人生经验与知识储备。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学设计为取悦听课教师而故作表演,表现为:教师让学生演故事、演人物、作采访,形式多样,热闹非凡,不过这样做实在弊多利少。首先是表演都是事先指定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进行了排练,并非即兴发挥,给人的感觉是虚假。其次是表演只是少数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只能观看、鼓掌,这样的表演忽视多数学生的主体。再次是有些表演活动已脱离文本和教学内容,偏离课堂教学目标。语文课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并非在于课堂是否热闹与花样繁多。
四、赏识评价泛滥
时常听到一些课堂上频繁出现:“不错”、“好”、“棒极了”等激励性言语。实际上有时学生回答得并不精彩,甚至答非所问,但教者似乎并不介意,仍给予肯定表扬。对此,真不知对学生是利还是弊。诚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目的是激发兴趣,唤起热情,培养自信心。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肯定学生,一旦滥用表扬,不论回答得好不好,价值大小,都随意表扬,久而久之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
如何使用赏识评价。首先,赏识评价应适时,教师要看准时机,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对那些敢于创新、大胆探索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赞赏;其次,赏识评价要有度,若教师不切实际地赞扬与肯定往往会滋生其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不良心态。虽然语文学科主观题的答案丰富多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多元化的,但不代表无是非标准[2]。学生的发言肯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故应科学引导。再次,赏识应因人而异,因学生的语文水平、心理素质等均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教师应心中有数,表扬时要因人而异。对平时内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大胆探索、积极发言,回答只要有亮点,即多肯定、表扬以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其信心。当然赏识评价应遵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原则。同时对其错误处巧妙指出,切不可听而不闻。对盲目表现者要严格要求,不可轻率赏识。此外,赏识不应拘泥于形式,除口头表扬外,微笑、点头、挥手等肢体语言也是表达肯定或鼓励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更积极地探索。 五、对新手段过分依赖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正迅速介入教育,一种新型备课方式悄然兴起。电脑备课有许多优点:查询资料快捷,便于交流,便于携带,上课方便,便于重现,利于个别辅导等。新课程改革倡导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鼠标轻轻一点,很容易搞定,但对新手段过分依赖会让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迷失。表现为:
1.迷失在资料的海洋中。互联网让世人实现资源共享,上网输入关键词,信息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更不用说点击“相关链接”了。一些教师往往对此无所适从,被资料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法对其做科学选择,精心备课从何谈起?
2.迷失在名师的教案里。以前要找一些优秀案参考很难,现在轻松愉快。一些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优秀教师摄制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动画、视频、音频、漂亮的版面设计等网上一应俱全。有些教师集众人之长,将全国著名专家或名师的优秀教案借鉴过来,但更多的是拼凑,更有甚者直接拿这些资料来上课,但因没有充分结合实际备课其结果可想而知。
3.迷失在声、光、电的世界中。因迷信而退化了自己的备课技能,常有一些教师上课一旦离开了电子课件,就变得不会读、不会备、不会写、不会画、不会和学生交流。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学科教学,但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演示取代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不同学科必须关照自己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如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和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若一味以标准化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目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努力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经验,切实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善于反思,从而破除迷信,走出误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技能。同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审视传统教学方法,既不能全盘否定旧的,又不能一味肯定新的,任何新旧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否则有可能违背新课改的初衷,更影响小学生学习实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904.html上一篇:小学生鉴赏古诗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