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研读文本,挖掘教材蕴含的精彩
充分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注重对文本中重点内容的讲解、分析,这一点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无可非议。在正面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们不能让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教学也要关注文本内隐的“精彩”。
1.关注文章的情感曲线
如教师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动人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更理性一些。如本文中的“动人”一词,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这段历史真的是如此动人吗?”回顾唐朝的历史,回顾每一个“和亲”的历史,“动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呢?是酸楚、无奈、迫不得已――没有一个皇帝想把自己的公主下嫁到遥远的地方,没有一个公主能从心底里乐意去偏僻、遥远、举目无亲的他乡定居,更没有一个朝廷愿意去选择这种看似欢喜实则有损国体的“和亲”。带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本文的基调是不是一直“动人”,值得思考。也正因文成公主能以国为重,以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为重,所以她远嫁他乡的举动才是动人的,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这文本后面内隐的精彩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正确理解课文的情感曲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本的重点。
因此,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和亲”意味着什么,“和亲”有什么政治目的,对“和亲”的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学生能初步感知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感悟文成公主能下嫁西藏的动人之举,进一步突出其行为感人、动人,让学生的情感也能随之产生共鸣。
2.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文,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中有关人们救助小动物的描写,也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突出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爱护小燕子,瑞士政府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重大的举动,值得学生去思考,这也是人们爱的原因,要不这种爱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反而会让人疑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这批迁移的燕子都冻死在瑞士境内,那么会对人类、对食物链乃至对整个动物界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理性地看待人们对燕子的这种爱,体会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救助燕子时的了不起。另外,南迁的燕子不是留在瑞士国内,是飞往其他国家去捉虫,可是瑞士政府却也能全国动员救助燕子,进一步让学生感悟 “了不起”。如能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变得更理性、更精彩和更能尊重科学了,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
二、以生为本,留住课堂精彩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会在无意中压制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的空间,从而使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不能呈现。
1.被“打断”的精彩
一位教师上《赵州桥》一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教师让该学生坐了下去。)
师又问:“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作了相应的回答。
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然让第一位学生读了,就该让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可能瞬间的表达将会是精彩的一幕。而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他让学生的思维在这停止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精彩就此被打断了。
2.被“忽略”的精彩
又如一位教师上《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既然竺可桢爷爷非常懂气象,那他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呢?”这是一个出乎教师预料的课堂中的生成。面对这样一个能提升竺可桢爷爷形象的一问,教师没有引申拓展,而是简单带过。如果此时教师先让该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让全班学生讨论一下,互相说说,那么竺可桢爷爷的形象将会更突出,而这也将成为本堂课的一个精彩部分,可此时的精彩被教师给忽略了。面对每一个课堂中生成的出乎预料的亮点,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快、更好地被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内化。
三、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留下思维迁移的精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是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学习有意义的过程。
有了新的教学意识,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学生自由驰骋,让他们能在其中自由地进行思维的碰撞,摩擦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培养他们发散式思维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理念经常会被教师无心地束缚。
如教师教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村民说几句话。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很强烈,于是发言也很踊跃。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发现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到了“小村庄的村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砍树了”这一观点上。虽然课文中灾难的发生确实是因为过度的砍伐才酿成的,但是文章最终要告诉学生的真的是“不要砍树”,这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不砍树”三个字,同时用较沉重的语气反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不砍树,不用树木,行吗?”这一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一时茫然。片刻之后,小手举起来了。
生:我认为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树木,我们就没有这课桌椅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不砍树、不用树木是不行的例子。)
师:此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村庄的村民们,如果你要用树,不能去乱砍,不能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要节约。
生2: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砍树,可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呀!
生3: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了,没关系,可是你们也要去种树,要不砍光了就没了。
生4: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吸取教训,要合理地开采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呀!
生5: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光了,环境也就被破坏了,我们可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啊!
…………
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定式即围绕“不能砍树”而纷纷表达自己对村民们想说的话时,及时地为学生打开更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会到现代社会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道理。让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更现实的观点,再来谈谈想对村民们说的话,这就为学生思维的有效迁移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后面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也不尽相同,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精彩纷呈。
高效精彩的语文课堂,它集聚了我们需要关注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勤勤恳恳,用心打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细节把控,那这门“遗憾的艺术”将永远充满希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79972.html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