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语文学困生主要指的是语文学习能力差、阅读很吃力的学生,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语文的学习容量大,难度较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就显得比较吃力。主要表现在口头表达欠缺、思维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受限、写作和阅读能力低下及语文的学习能力跟不上知识的扩展,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导致对于课上老师的提问哑口无言,或回答问题没有主见和思考。造成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与教师和学生自身有关。
第一,教师采用不科学的教学方法。据统计,一些教师由于不经常阅读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理论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多凭经验办事,面对如何提高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问题上,大都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希望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积累经验并且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但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不仅耗费了学困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题,加重了课业负担,使得学生身心俱疲,而且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
第二,学困生的自我放弃。对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表现出冷漠、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家庭作业不完成或者应付了事,课上不听讲,容易走神;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对语文成绩不在乎,更有甚者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不做作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爱答不理。
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孩子都能均衡发展,使每个孩子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长期以来,教师只有教书意识,育人意识还没有完全养成,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仍停留在运用学海战术解决问题的阶段。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更好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使尖子生更加优秀,学困生问题更多。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为学困生创造一个同尖子生一样平等的阶梯和平台[2],不断促进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在课堂上提高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上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困生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于尖子生的教学手段,给予学困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学困生有足够的耐心。首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最好分解成难度由小到大又层次分明的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可以一步一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针对学困生基础都比较差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理顺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根据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对学”与“帮学”的预习结果交流,通过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在这一过程中,让学困生学到尖子生好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会学困生采用正确的记忆方法,分单元、分章节背诵,化繁为简,分散重难点;重视学困生的提前预习,引导其形成正确的预习方法,带着问题进行语文学习,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标记;通过当堂小测验的形式,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想方设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可以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对锻炼学困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对于认真回答问题的学困生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有利于提高他们学好语文、提高阅读能力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应进行合理恰当的示范,通过进行多形式的、反复训练,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锻炼学困生语文阅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重视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准确把握各种句式,逐渐连词成段连句成篇,促进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第四,对学困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根据学困生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个别辅导,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正能量。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这个阶段小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困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