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1 激励的概念
通俗地说就是激发鼓励,充分利用手段与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个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体育行为,以及思想上的变化,经过自己的处理与加工,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实施的一种带有激励性信息的举措。
2 激励相关的几种理论
2.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就是指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最大程度地激起人们的动机。主要内容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阿尔得夫的生存、关系、成长论、以及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等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主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个层次。”一个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阿尔德弗尔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三个层次。“阿尔德弗尔认为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越少,则这种需要越为人们渴望与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获得满足,对高层次的渴望与追求越大;较高层需要越是不能满足或者缺乏则对低层次需要的追求越多。”
2.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研究由需要引起的动机,然后是动机引起的行为,并且最终由行为导向目标的理论过程。主要代表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2.3行为改造型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的行为是怎样调节和改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行为使人的消极心理与行为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主要内容有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以及主观能力理论等。
3 当前体育教学与激励理论运用的现状与问题
3.1基本没有运用激励理论
由于受到地域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资源短缺,在中国很多小学,缺乏大量的体育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教师缺乏,导致一师多职,很常见的就是体育课由其他老师代理,这表面上没有多大影响,实则不然,因为体育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他专业的教师几乎没有接触过运动心理学等体育专业课程,对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出现了所谓的“一个老师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课堂的现象。
3.2体育差生缺乏激励的现象
体育差生是体育课上比较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恰恰与体育特长生相反,因为体育差生对自己往往不自信,缺乏常人应有的自信乐观的心态。而这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老师如果对此类现象不够重视,任其自由发展,必定会影响学生的人格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日常的体育课上,此类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体育差生得不到老师的鼓励与赞扬,最终导致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
3.3教师运用激励手段单一
激励手段单一,会导致学生将老师的激励语言或是其他行为视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失去了激励的本意。对于体育课堂来说,不同的体育项目或不同的体育课堂应有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正的现象。
4 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全面了解学生,全面把握学生的需要,根据其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可以得知,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满足学生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能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需要让他明白,体育运动能让他跑的更快,或是跳的更远等。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格,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例如,排球运动,以及田径中的接力赛跑等。课堂上运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体育目标,将激励理论在体育课堂上的作用,发挥到极限。
第二,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同学,因为不同原因的限制,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失败对于相对的弱者是不可避免的。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不能只注意那些体育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相反,老师在关心体育技能较好的同学时,更应该关心那些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为这类学生制定相对容易完成的目标,并鼓励他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重新树立信心,这不仅仅是对体育的信心,甚至是对人生观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从体育心理学上讲,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对自己的运动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归因理论认为:先前结果的归因部分地决定着个体对未来的期望、情绪反应和成就行为。把成功归于能力和努力会产生自豪,增强将来的信心;把失败归于没有能力或不努力,则会感到缺乏信心或惭愧与内疚,成绩优良的学生常把成功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对这类学生来说,失败不会降低自信心和对成功的期待,反而能促使他们加倍努力,争取好成绩。在学习中经常失败的学生,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把失败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低。这类学生由于看不到自己的潜力,常对学习丧失信心,放弃努力。甚至造成“习得性无助”。”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表明,正确的归因方法的运用是体育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运动的重要因素。 5 激励理论在体育课堂上的作用
5.1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学校体育课堂上,学生是激励的主要对象,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平等,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变得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与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老师则是给出认可或赞同,良好的关系下,课堂气氛很容易就融洽了,在和谐的环境中,体育课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意义,体育课堂变为体育运动的享受课堂,学生会爱上体育课,而不会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现象。
5.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单地讲,动机就是驱动一个人采取某种行为的动力。激励理论可以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在激励理论的驱动下,会引起学生潜能的爆发。人的潜能是取得运动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同学间相互的对比,会引起巨大的赶超现象,这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说是良性循环,对体育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6 体育课堂上激励理论的实施措施
6.1对体育弱势群体要优先重点激励
体育差生往往表现出,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慢,反应慢等现象。对于这类体育方面的弱势群体,体育教师应该重点且优先激励,为他们制定相对容易的目标,要求降低,一旦达到既定的目标,要给予鼓励,使他们逐步增强自信心。
6.2激励的运用要恰到好处
激励手段的运用,体育老师要把握好时机,既不能运用太多,也不能运用太少,这样一来,可以把握住学生的期盼心理,使其对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自我监督,努力朝着自己期待的结果努力。老师运用激励的时机要把握好,过少会导致学生失去耐心,运用次数太多会使学生失去期盼,失去了运用激励理论的理想效果。
6.3激励理论要因人而定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组成课堂的主要对象,因为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个体差异性是体育老师绝对不能忽略的关键点。如果教师所运用的激励手段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是不能让学生感兴趣,那就不会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激励理论的运用不能一概而论,把握好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理论,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
想要上好体育课,对激励理论的了解是必须的,激励理论作为一个理论,同时又是在教学中的一门艺术,能否运用好这门艺术,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细心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把握课堂的动态,清楚地掌握学生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