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在情境中识字,培养学生“乐”学
采用各种途径让学生“乐”学。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识字教学中可采用“分步走”创设情境:
1.初读课文时――送生字宝宝回家。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知道要对照生字表,把文中的生字找出来,圈上圆圈,把生字宝宝读通读顺,再认读课文,这样的方法好记、好操作,学生乐意完成。同时“送宝宝回家”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品读课文时――看生字宝宝干活。即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之后,“看看生字宝宝干活”问题新奇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好奇心就会转化为巨大的内驱力,使学生勇敢走入文中,自觉用各种方法挖掘生字含义。
3.读完课文之后――带生字宝宝出门。学完课文,让学生告别“家”,别忘了带上生字宝宝,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规律。并让学生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字形。这样在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又如让学生认读二类生字的过程中,由于二类字较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我就让学生开展竞赛读活动。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比一比哪列火车不会脱节。采取分小组竞赛认读,学生在挑战中认读,在比赛中识记生字,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又如让学生写笔画、数笔画时,让学生根据笔画数把“字宝宝送回家”。此时,枯燥的数笔画就变为生动的游戏过程。
二、引导观察,培养学生“会”学
学生的识字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识字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细心对比,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有一定规律可循。中国古代就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造字法,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90%以上,其余基本属于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类。
教学时,帮助学生归类,不但可以增强识字效果,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范围。如教学“打、拨、拍、拔”这几个字时,都是提手旁,因为这些动作都是用手才能玩的。“洋、海、河、汁”这几个字都是三点水,因为这些字都跟水有关系。“膀、腰、背”这些字都是月字旁,因为这些字都跟身体有关系。要求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带“月”的字,然后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熟悉本课生字,还熟悉一些课外的字。
又如一年级语文园地的题目:读读比比“人―大、日―目、二―土”,此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对比,发现“加一笔、减一笔”的认字规律。在这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字过程中用“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学习方法,体会学习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学习“告”时,学生就编谜语“一口吃掉牛尾巴”;学习“工”时,有的学生就说“二加一竖变成工”,有的学生就说“土”字一竖不冒尖”,只要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只要言之有理,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学生在仔细观察对比中不断总结出各种有趣识字方法。
三、联系生活,在开放中识字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意思:首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敏感和浓厚兴趣,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才会更主动地识字,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识字并不是独立的语文教学环节,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的识字,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识字量,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不断扩大识字量。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认字。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让学生自制“识字小报”,动手剪剪、帖帖、画画、写写自己的课外识字成果,并举行评比,看谁识字最多,变“要我认”为“我要认”。(2)自制识字袋,每个学生可以自备一个自己喜欢的袋子,里面收集自己认识的字。“识字袋”记录了学生识字的点滴进步。(3)开展“识字”专题活动。如“我的玩具展示、水果王国、动物王国、蔬菜王国”等识字专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交流识字成果,学生易记易学,并且兴趣浓厚。
在识字教学中,若根据汉字的字形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较熟悉地掌握所学汉字,掌握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汉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