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既然要探“根”寻“魂”,就必须先弄明白词语是什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条目③里表述为“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词语”表述为“词和短语;字眼。”笔者教学几十年,也深感词语教学的头疼,因为它太“小”。小到难以表述某一具象或者抽象的概念和情境。但细心琢磨,其实每一词都具有“词像”(词相)的存在,或具象或抽象。我想,这“词像”(词相)就是词语的“根”与“魂”。
笔者在教学中,就以词像(相)所包含的各种维度为抓手进行教学,效果良好。这就是所谓的抓住词语的“根”,触及词语的“魂”吧?
教学词语时,以词像(相)维度为抓手,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对话式教学,让学生尽快把握某一词语的“定向映象”。所谓“定向映象”就是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原型定向”。它的理论源于建构主义。即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先生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第一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所谓的“原型”即事物的原样,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所谓的“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习者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教得太“实”,几乎每个词都要求学生硬生生的从内容到形式,用较为规范的书面语言给它下个定义,做个诠释或描述。这样一来,就给学生理解词语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它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心读”的心理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符合“质量互变”规律。说话是人们在大脑语言半球(左半球)前语言中枢的控制下,将自己的内部言语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由此可以不难看出,由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滞后,给词语的理解造成了多么大的障碍,其实,学生对词语的“心智理解”远比词语对词像所能描述的范围宽广得多,内涵丰富得多,理解远比所表述的深刻得多。每一个词语,必须随着年级的升高,通过一次次接近准确的渐进性、螺旋式的反复的语言表述过程,最终才能达到所谓的“准确”。
因而,笔者主张词语理解从一开始就需要尽量“虚化”。因为词语本身就是对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形状、性质的场景(词像)描述语言的归纳与浓缩,而理解词语则是这一心理过程的“逆心理过程”,它是对“词像”内化与创新再现的心理过程。这是对传统的词语教学缺乏情境性、交际性、描摹性等心理过程的纠偏与强化。
所谓的“虚化”,并不是放任学生理解词语的随意与糊涂。而是要让学生把词语所表现的“词像”加以朦胧化,对词语理解的语言表述不必太较真儿,强调的是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感悟,达到虽不可言传,但可以意会的“有所得”的宽松理解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拆除学生理解词语的那堵“心墙”,才有利于学生强化“心读”的过程,提升理解的信心与实效。这就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基于上述诸多理论阐释,要想把词语教得活色生香,笔者认为词语理解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一、称谓维度
顾名思义,这类词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实词,绝大部分都有具象性。教学这类词语的时候,要紧紧围绕“实例”进行。
二、色彩维度
如:流光溢彩、波纹粼粼、银光闪闪等许多词语色彩维度明显,通过这些词的描摹,能给读者构成一幅梦幻般的,色彩斑斓的具象画面,从这画面中能找到需要的“蒙太奇”。当然,读者不同,“蒙太奇”的“形”也有所差异,这正是汉语言的魅力所在,正如时下的流行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三、时间维度
如:天长日久、古往今来等许多词语时间维度明显,让同学们闭目时空穿越,能起到内心的想象有多长,时空就有多长的奇效。
四、空间维度
地动山摇 风云变幻 波澜壮阔 气吞山河 气贯长虹……这类词语的“词像”(词相)缥缈不定,需要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行为维度
这类词就是常说的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这类词语可以运用实例示范或者自我感悟。例如:呐喊、担心、拥抱……
六、情感维度
爱慕、残忍、敬意、仇恨……这类词语主要是情感的倾向维度明显,让学生从褒义、贬义、中性三个维度判断它的用途靶向。
七、数量、范围维度
举世闻名、四面八方、万水千山……这类词语,既有数量的表达,又有范围的描述,尽管“词像”(词相)比较“虚”,但是还是能给人以较为定型的画面轮廓。
八、综合用途定向实例维度(副词等)
这种词语在其它维度都不明显的情况下,就按照表达(叙述、抒情、说明、议论、描写)的需要维度,进行语境模拟。
九、气息维度
幽芳、芬芳等词语,表示某一事物的气息、气味的存在,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可。
十、声效维度
潺潺 辘辘 飕飕……这类词的声效维度明显,学生自己既可以模拟,还可以寻找实例。
综上所述,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式,方式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与维度进行教学,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词语的“用途靶向”(即心智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且能把词语教得活色生香。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195.html上一篇:探析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着色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