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激励性语言教学的含义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会充分考虑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采取激励性语言进行一定的评价和考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励性语言教学。将激励性语言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素质都比较薄弱,经常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开发和挖掘小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无论是从年龄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激励性语言教学都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值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每个人都有内在需求,都渴望被他人和社会接纳和理解,这与激励性语言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处和共通性。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仔细观察和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小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虚荣心理和竞争意识,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常常自信满满。开展激励性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有效对策
1.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性格以及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尽管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很多相似处和共性,但是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每个小学生。即使是用同一激励性语言鼓励小学生,小学生对其的反映和表现也会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激励性教学时需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小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性,因材施教。如何针对性地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任务。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工作,与小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从多个角度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每节课的实际表现进行及时记录,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取适合学生的激励性语言。
2.通过口头语言开展激励性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会产生多种表现和学习行为,对于良好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进步情况,教师应该经常通过口头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例如“你真棒!继续加油”等等。但是对于学生上课中的走神、开小差、说话等扰乱课堂秩序的不良表现,教师则应该及时通过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批评学生的不良作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尤其是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失误,教师不能一味地袒护学生,而应该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善意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改正自身的错误行为。在讲解理论知识等较为枯燥难懂的内容时,经常会出现教学不活跃的情况,为了打破沉闷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语言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教师在提问时,很多学生往往有想法,但是不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害怕说出来遭到大家的取笑,万一错误也可能遭到批评,常常低着头不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用心思考了,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还可以继续进行鼓励:“这位同学的回答一看就是经过仔细思考的,说得很有道理。”或者是“尽管你回答的这个问题不是很全面,但是也确实动了一番脑筋,这么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的很棒!”不管学生回答得对还是错,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进行肯定,适当鼓励学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发言,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3.科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激励观念
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盲目,而是需要科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激励观念。第一,评价的公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生感到心里平衡,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第二,评价的全面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摆脱学科和情感的限制,全方位评价学生。第三,评价的对比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继续发挥所长,但是对于缺点也应该及时改正,以便使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激励性语言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激励教学模式,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228.html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