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创新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信息技术课堂对于小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直接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具有直接的作用和效果。而在课堂上,小学生的体验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如果信息技术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那么学生将会自主地融入课堂之中,其体验也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极大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一味强调教师的“说教”过程,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减弱,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也大为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和晦涩,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而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容的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寓学于乐。
在教学“Word”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1)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大家是否想知道我们多媒体教学中屏幕上的字是用什么软件打出来的吗?”理论结合实际,降低理解难度,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并告诉老师结果”。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恰当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Word,从此以后大家都能用Word展示自己”。通过平和的语言和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学习内容,提升兴趣。
二、布置实践任务,提升课堂效率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通过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督促和压力之下更加主动地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接受,反而会让学生排斥,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新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自然地布置一些可以迅速完成的任务。这样可以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通过课堂任务,可以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课堂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产生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更便于课堂效果的实现。
三、划分集体任务,增强小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并不能很好地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同时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新模式中,教师应该适当地融入集体讨论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提高整体学习质量。同时,在小组作业之中,学生也可以进行相互点评,通过调动学生相互之间的“攀比”心理,从而在竞争中实现成长。比如,在学习PPT时,教师可以在对PPT进行基本的讲解之后,对全班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布置小组作业,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题”的PPT设计。通过这样的集体作业的完成,小组人员之间的知识得到了相互的影响,整体效果达到最大化,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四、布置主题作业,制定研究方案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中布置主题作业,要求教师提供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供学生选择,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基于一定的帮助,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使其按照自身的想法完成任务。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也能更多地思考所学习的内容,增进对课堂学习知识的了解。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充分发挥创造力,自主完成研究内容。教师只是作为协助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这就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对课堂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完成对家庭或学校等的介绍,介绍形式可以为Word、PPT等。在作业的完成中,学生必须独自收集资料等,并对Word和PPT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完成作业。这种模式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任务完成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下,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诞生,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但是也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牢记改革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