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兴趣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一旦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想要展现自己,用言语表达内心世界。如:新生入学第一天,不要急于选班干部、学习重要性教育,因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班级里的学生来自周边的各个小村庄,虽然有的在幼儿园已经是同学了,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互不相识的,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互相认识,融入大家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介绍我自己”的口语训练,毕竟一年级新生口语能力有限,可以进行框架式引导,如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生肖属什么?我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哪几个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之前在哪个幼儿园上学?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最讨厌什么?等等,学生一听到是介绍自己,个个兴趣浓厚,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教师可以顺应学生心理,让学生稍做讨论,然后上台展现自己,不论学生讲得如何,都不作任何批评,以掌声进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树立信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加强学生口语交际实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不像背诵,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比较复杂、长久的过程,口语交际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习作及生活交流,有的学生心里有千言万语,但就是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学生说个不停,但语无伦次。德国诗人歌德说:“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天真、活泼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如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定能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每天的语文课,我都会把课前的三分钟留给学生展现自己,事先通知学生准备发言内容,可以讲故事,可以唱歌,可以话家常,甚至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把心里想说的说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讲台不再陌生,面对观众不再胆怯。同时,还可以在开展有主题的班队活动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如主题讲故事比赛生活角色表演等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发挥学生的创造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口语交际不同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和句、朗读、说话、写话等训练,但是必须以它们为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识字、写字、词和句、朗读、说话、写话等都必须以汉语拼音为基础,不仅一年级要学习汉语拼音,在以后各个年段也要加以巩固。
(二)识字、写字。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充分重视增加学生识字量。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学生识字量多了,才能把内心世界用言语表达出来。
(三)词和句。在口语交际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虽然能把过程讲清楚,但大部分使用的是方言,没有条理,生硬,缺乏感情色彩,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积累的词句不够丰富,不懂得利用积累的词句。
(四)朗读。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养良好的倾听态度和口语交际的习惯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它也是一门艺术。倾听不仅仅要用耳朵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喜欢打断别人的话语,插入自己的话语,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主要内容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才能深入理解别人的内容,有不同意见或不理解的地方等别人表达完后再进行探讨,用自然、大方、有礼貌的语言打动别人,相互尊重,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等。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天真、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变“老师让我说”为“我要说”的状态,乐于展现自己,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