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1.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
1.1极简式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需要预习,不需要理解,仅仅由老师带领大家通读全文,将不会的生词、僻字标注出来,大概解释一下整篇文章的内容,就不在进行别的教学了。学生在这种阅读后不需要讲述自己对阅读内容的任何观点、看法,就可以轻松的阅读完文章状况下,极大降低了自己的阅读学习水平。
1.2问答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整堂课采用“问―答”行式:老师频繁的提问,让学生回答。一节课下来,看似充实,学习氛围很好,但老师的问题是否值得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否都是自己的看法,课堂上的同学都愿意积极参与就不言而喻了。
2.“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即边阅读边用特殊的符号或者文字在阅读材料的旁边记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见解以及读后的感想。作为一个不断改变、不断思考的过程,它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兴趣、特长、爱好、经验等优势,透过文本,很好地诠释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看法、观点以及感悟。
3.“批注式”阅读教学设计
根据批注式阅读的特定属性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材料。要想养成批注阅读的习惯,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 还需要学生自己从课内到课外延展性练习。针对如何指引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课前预习式批注,课中理解式批注,课后感悟式批注。其中,“画”“注”“批”三要素贯穿始终。
3.1课前预习式批注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此时主要进行的批注工作是“画”和“注”。
“画”即勾画,就是在阅读时将材料中生字僻词、优美语句以及重点内容,用各种形式的线或特殊的图形符号标记出来。通过“画”,将阻挡理解文章的障碍标记出来。“注”即注解,就是在“画”的基础上,对“画”的内容的加深。它通过使用辅助教学的工具书,除了将文章中不懂得字词弄懂,还将为什么觉得语句优美注解出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课前做好批注,可使得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如鱼得水,激发学生思维,调动课上的气氛。
例如:笔者在进行《杨氏之子》教学时,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在进行课上朗读时,学生对于文中多音节的字“为”与“应”读法都很正确,生僻词“聪慧、诣、禽”的读音、解释也正确。
又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草原》预习中,学生对文章中优美语句“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进行了批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绿地”比作“绿毯”,将“羊群”比作“白色的花”,生动形象地表示了羊群在绿地上的美丽景观。
3.2课中理解式批注
在领略了文章的大意后,在课堂上由老师领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小组讨论。此时的批注重点放在 “注”与“批”上。
此时的“注”与预习时的所进行的“注”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注解的东西也由浅入深,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对文章细节进行提问,写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文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进行的简短的总结:有的说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姑娘捕捉春天的故事,有的总结的是叫安静的盲姑娘触摸春天美丽景色的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商量,逐步对自己见解进行完善。
“批”指的是评语。它主要是对人物的评价,对事情的看法。通过学生“批”,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如在《鸽血染红的求救信》课上,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文中鸽子维纳的形象进行表述,学生纷纷写下了诸如勇敢、坚强、无私等赞美性的词语。
3.3课后感悟式批注
对于学完的阅读材料,不应弃之。要在学完后多想想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自己在读完这篇文本后自己的感悟。同时还要对自己在文中批注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在保证学完材料后,有所进步。感性之余,还可以写写读完文章的读后感,进行思想层次的洗礼。或仿照阅读材料的形式,写一篇形似的文章,学会合理利用写作技巧,将在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
4.总结
“批注式”阅读教学为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时间为轴,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在读书时动笔画、注、批少的现象。同时,让学生直面文本,广泛、深入、全方面的了解文本,通过勾画、注解、批注,让自己的见解与作者表达的感情进行碰撞,激荡出新的火花,达到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280.html上一篇: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