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梳理口算算理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方式的若干特点。最好的方法是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和操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经历“操作直观――表象形成――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的口算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既提高了口算教学质量,又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例如,在讲授《两位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教材中将45+20和30+56同时安排在一节课里,这样安排便于对比和掌握算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回答:4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0呢?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出45(4捆零5根),隔开一些再添上20根(2捆小棒)。学生操作后教师提问:要把这两堆小棒合并在一起,要添上的另外两捆小棒应该和原先的小棒中的哪些部分的小棒先合并起来?然后启发学生说出:4捆和2捆先合并起来,得6捆,也就是6个十。这时老师演示摆小棒。紧接着问学生:先算40加20得多少?再把60和5合起来,又是多少呢?学生在先观察,再跟着有次序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快得出:45加20是65。结合操作、提问,促使学生把观察操作过程和用脑思考的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感知到计算45+20时,是把4捆小棒和2捆小棒加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知道整捆先相加,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加个位上的数。在讲整十数加两位数时,同样先让学生摆学具小棒表示30+50是多少,学生有前面的操作基础,不难说出整捆先相加,再加单根,一共是8捆零6根,也就是86根。这样结合操作45+20与30+56让学生脑中形成整捆合并的表象,进一步强化感知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运用迁移规律,形成口算算法
数学知识具有极为严密的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教学时,老师要坚持利用旧知识作基础,形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充分条件,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在新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对新的口算方法的生成与掌握。
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34-8的教学中,在讲这道例题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算式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与减数相比怎么样,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明确这类口算题的特点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个位上的数小。要求学生明确操作时,先摆34根小棒,引导学生在摆小棒时,发现个位不够减的矛盾,从而联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情形思考,单根的不够减,就要拆开一捆,把10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14根,从14根中去掉8根后剩下6根,再与原来的2捆合起来就是26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抽象地概括思考:被减数个位上的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把它分成几十和十几两部分再来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这种方法学习新知识,学生逐步地能够把已经掌握的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以旧引新,实施认知迁移就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顺利掌握口算计算方法。
三、变换练习形式,激发口算兴趣
1.变换练习方式。口算练习当然主要是口头叙述计算结果的练习方式。但一味地长时间地进行同样的方式练习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为了防止学生厌倦,笔者进行了视算形式、组织方式、练习要求等方面的变换。在视算形式上,先安排学生看练习题纸口算,再到看口算卡片和看口算题转盘板及口算题表的口算练习。在组织方式上由一个人一题到一个人多题和多人一题。一人多题是为了提高熟练程度,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而多人一题则是为了分解算法和过程,把思考步骤的智力活动转换外在地显示为学生接力角色思考主体的转换。在练习要求上,则由原先的慢慢想,甚至允许反复重说,到限时想,快速说。
2.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利用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适时、适量、适度地组织口算竞赛,采取视算、听算、心算、速算、开火车、夺红旗、小组赛、个人赛、接力赛等活动形式进行口算训练。通过竞赛比一比速度,赛一赛正确率,同时设计图表进行定期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评出各人的进步和口算能力的上升幅度,对有进步的学生发鼓励奖。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也陶冶了情操。
3.穿插游戏活动。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疲劳。因此在口算练习过程中,注意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实施口算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口算效率,如:拍手算、找朋友、对口令、小小邮递员、小蜜蜂采蜜、“小马虎治病”等,让口算练习的枯燥单调内容包裹在童话般的情节和感知形象的乐趣中。促进学生口算练习由乐趣到兴趣,进而实现有意练习提高口算能力的学习境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313.html上一篇:促进小学课堂生生互评的策略研究